查古籍
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張怡等研究發(fā)現(xiàn),乙酰肝素酶(Hp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患者異位和在位內膜組織中均呈高表達,兩者都有可能與內異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
研究納入了86例內異癥患者(25例為Ⅰ~Ⅱ期,61例為Ⅲ~Ⅳ期)和30例非內異癥患者,分別用逆轉錄PCR(RT-PCR)檢測其子宮內膜組織中Hpa和Ang-2的表達情況。
結果發(fā)現(xiàn),在內異癥組異位和在位內膜組織中以及對照組中,Hpa mRNA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2%、55%、27%,Ang-2mRNA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71%、65%、33%,內異癥組內差異都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內異癥組與對照組間差異顯著(P<0.05)。Hpa mRNA陽性表達率Ⅰ~Ⅱ期患者顯著比Ⅲ~Ⅳ期患者低(P<0.05),Ang-2mRNA在不同分期患者中陽性表達率無差異(P>0.05)。內異癥組異位和在位內膜中Hpa與Ang-2的mRNA表達均呈正相關(P<0.05)。(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6,41∶291)。
研究提示:內異癥中Hpa和Ang-2在異位和在位內膜中均高度表達,提示Hpa可增強細胞的侵襲和種植能力,可促進內異癥的發(fā)生;而Ang-2可促進血管生成,從而幫助了異位內膜的生長和發(fā)展。兩個因素陽性表達密切相關,表明兩者可協(xié)同促進血管生成。
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郎景和教授在述評中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的新近研究焦點在于子宮在位內膜。有學者提出,子宮內膜碎片能否在“異地”黏附、侵襲、生長,在位內膜是關鍵。若在位內膜功能活躍,血管增生及侵襲性強,則這樣的內膜碎片易于遷徙種植。因此,子宮內膜中特殊的細胞組成和分子基因表達差異,對于內異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張怡等研究發(fā)現(xiàn),乙酰肝素酶(Hp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患者異位和在位內膜組織中均呈高表達,兩者都有可能與內異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
研究納入了86例內異癥患者(25例為Ⅰ~Ⅱ期,61例為Ⅲ~Ⅳ期)和30例非內異癥患者,分別用逆轉錄PCR(RT-PCR)檢測其子宮內膜組織中Hpa和Ang-2的表達情況。
結果發(fā)現(xiàn),在內異癥組異位和在位內膜組織中以及對照組中,Hpa mRNA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2%、55%、27%,Ang-2mRNA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71%、65%、33%,內異癥組內差異都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內異癥組與對照組間差異顯著(P<0.05)。Hpa mRNA陽性表達率Ⅰ~Ⅱ期患者顯著比Ⅲ~Ⅳ期患者低(P<0.05),Ang-2mRNA在不同分期患者中陽性表達率無差異(P>0.05)。內異癥組異位和在位內膜中Hpa與Ang-2的mRNA表達均呈正相關(P<0.05)。(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6,41∶291)。
研究提示:內異癥中Hpa和Ang-2在異位和在位內膜中均高度表達,提示Hpa可增強細胞的侵襲和種植能力,可促進內異癥的發(fā)生;而Ang-2可促進血管生成,從而幫助了異位內膜的生長和發(fā)展。兩個因素陽性表達密切相關,表明兩者可協(xié)同促進血管生成。
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郎景和教授在述評中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的新近研究焦點在于子宮在位內膜。有學者提出,子宮內膜碎片能否在“異地”黏附、侵襲、生長,在位內膜是關鍵。若在位內膜功能活躍,血管增生及侵襲性強,則這樣的內膜碎片易于遷徙種植。因此,子宮內膜中特殊的細胞組成和分子基因表達差異,對于內異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