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安眠

    【概述】

    睡眠是生命的必須過程。據(jù)研究,一個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堅持一個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還發(fā)現(xiàn)1/3的高血壓病人和1/5的心臟病病人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還與人的壽命有關(guān)。因此,保持科學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個小時 ,中年人8小時,老年人7小時左右。

    失眠,古代稱之為不得臥、不寐,是睡眠障礙的最主要內(nèi)容,包括一過性失眠、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三類,前二者,多與環(huán)境變化、精神刺激或工作壓力等有關(guān),多可通過改變環(huán)境和心理調(diào)節(jié)來加以改善。而后者指每周失眠3個晚上以上,并持續(xù)1個月。如因慢性失眠而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質(zhì)量,且伴有明顯癥狀的,則可定為失眠癥。是治療對象。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失眠癥發(fā)病率不斷增加,且由中老年為主向中青年蔓延。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diào)查,巴西人群中的失眠發(fā)生率為40%,美國為35%;而據(jù)統(tǒng)計我國城市居民中失眠癥的發(fā)病率也已達10-20%。正在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因為 睡眠障礙不僅導致醫(yī)療資源的消耗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可使事故發(fā)生率上升,使社會生產(chǎn)率下降。所以,它已經(jīng)引起世界醫(y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以針灸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記載,并總結(jié)多種穴位于處方?,F(xiàn)代的報道,首見于1955年。當時已有百例以上的臨床觀察資料。除針刺外,還采用穴位注射及皮膚針等法治療本病。20世紀80年代以來,更多的穴位刺激法被引入本病的治療,諸如耳穴壓丸、磁療法、靜電針法等。

    方法:

    - 皮膚針 -

    取 穴:

    常用穴:頸椎1~7兩側(cè)、胸椎5~12兩側(cè)。

    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操 作:

    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cè),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圍內(nèi)按常規(guī)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wǎng)狀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效 果:

    以上法共治療224例,結(jié)果治愈15例,顯效101例,有效10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7.4%。

    注意事項:

    (1)本法用于以失眠為主的神經(jīng)衰弱患者。且以病程短者療效為好,病程長者療效較差。

    (2)皮膚針彈刺講究手法,本法應由專業(yè)人員施行。

    (3)失眠癥的針灸治療應與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保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以及適當減輕工作壓力等相結(jié)合(下同)。

    - 耳穴壓丸 -

    取 穴:

    常用穴:心、緣中、神門。

    備用穴:腎、皮質(zhì)下、肝、內(nèi)分泌、脾。

    操 作:

    一般僅取常用穴,效不顯時加選備用穴1-2穴。貼壓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綠豆或冰片(預先制備成米粒大之顆粒),貼壓于一側(cè)穴上。然后每穴按壓1分鐘,使耳廓充血發(fā)熱。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耳穴3~5次,睡前必須按壓1次,時間為每穴約1~2分鐘。隔日換貼1次,二側(cè)穴位交替應用。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4天。

    效 果:

    以上法共治428例,結(jié)果臨床痊愈125例,顯效169例,有效103例,無效31例,總有效率92.8%。

    注意事項:

    (1)本法多用于初得或較輕的失眠癥,并有一定預防作用。

    (2)據(jù)著者經(jīng)驗體會,關(guān)鍵在于睡前半小時按壓,如能配合用溫熱的水浸足10-15分鐘或按摩雙足心3-5分鐘,效果更好。

    (3)本法可由醫(yī)生定好穴區(qū)后,囑家屬自行貼壓。

    - 耳穴埋針 -

    取 穴:

    常用穴:心、腎、緣中、神門、皮質(zhì)下。

    備用穴:胃、肝、枕、脾。

    操 作:

    常用穴均取,效不顯時,酌加備用穴。嚴格消毒耳穴后,將撳釘形皮內(nèi)針埋入,上以膠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4次,以感到輕微疼痛、脹、發(fā)熱為佳。每次一側(cè)耳,雙耳交替。3~5天換埋針1次,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天。

    效 果:

    共以埋針法治療191例,結(jié)果臨床痊愈84例,有效84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為87.9%。臨床對比觀察發(fā)現(xiàn),其療效優(yōu)于服西藥者。且單側(cè)埋針與雙側(cè)同時埋針.療效基本相同。

    注意事項:

    (1)本法用于較重的失眠癥患者。

    (2)應用于本法必須注意嚴格消毒,夏天不宜用本法,以防感染。

    (3)如應用二療程無效者,宜改用它法。

    - 刺血 -

    取 穴:

    常用穴:阿是穴。

    備用穴:內(nèi)中魁。

    阿是穴位置:多位于兩耳根之上半部。

    內(nèi)中魁穴位置:手中指掌側(cè)正中線,近指側(cè)節(jié)橫紋中點一穴,前后1分各一穴,左右共六穴。

    操 作:

    先以耳穴探測儀或探測棒在耳根部仔細測出敏感點,做好標記。常規(guī)消毒后,用消毒彈簧刺針或三棱針迅速點刺,出血如綠豆大。每次只刺一側(cè),每日或隔日1次,兩耳交替。療效不顯者可加刺另一側(cè)之內(nèi)中魁穴。5~7次為一療程。

    效 果:

    以上法共治254例,結(jié)果,顯效150例,有效8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93.7%。

    注意事項:

    (1)經(jīng)觀察治療時間以上午或下午為佳,夜晚進行者效果較差。

    (2)本法的關(guān)鍵在于準確尋找到阿是穴(敏感點)。內(nèi)中魁穴一般刺近指側(cè)節(jié)橫紋中點一穴,擠壓出血即可。

    (3)注意嚴格消毒。

    - 體針加敷貼 -

    取 穴:

    常用穴:百會、四神聰。

    備用穴:涌泉。

    操 作:

    上穴均取。常用穴用針剌法。先針百會,向前橫剌1寸,施快速均勻左右捻轉(zhuǎn)手法,持續(xù)2分鐘,間隔10分鐘,再行前法,反復3次,令患者帶針48小時。百會起針后,繼針四神聰,均向前橫剌1寸,以提插手法,輕、快、勻運針2分鐘,間隔10分鐘,再行前法,反復3次,令患者帶針24小時。出針后,再針百會如前法。如此,以9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備用穴用貼敷法。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黃粉、五味子粉適量混勻。每次取3g,用鮮竹瀝調(diào)成糊狀,均分兩份,集中涂于5cm×5cm大小的醫(yī)用膠布上。于每晚睡前分貼于左右涌泉穴,連續(xù)9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效 果:

    以本法共治重癥失眠患者168例,結(jié)果:臨床痊愈85例,有效69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91.7%。

    注意事項:

    (1)本法常用穴采用長時間留針法,應注意穴區(qū)局部嚴密消毒,針具應使用一次性消毒毫針,以防折針。留針期間不可洗頭。

    (2)本法用于重度失眠癥。

更多中藥材
  • 款冬花屬菊科,分布于我國北方,款是到的意思,冬即冬天,它是一種在冬天開花的的植物,因此得名款冬,款冬花是一種黃色小花,外形與野菊花相似,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那么款冬花的功效是什么,又有什么使用禁忌,針對這一問題,下面的文章將為大家介紹蜜......
  • 我們都知道,中藥的類型多種多樣,效果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在服用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有一些名字相近,外形相似的中藥材,可是它們的功效作用卻是天差地別,所以如果是自己吃些藥膳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辨別,確保安全;比如紫蘇子和蘇子,它們不僅名字只有一......
  • 在懷孕之后,一般孕婦的身體都會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孕吐比較嚴重的朋友們,可能會因為吃不進東西而導致免疫力低下的情況發(fā)生,從而導致一些疾病的出現(xiàn),但是孕婦是不能隨便的吃藥物的,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那么孕婦能吃紫蘇子這種藥材嗎?這是很多孕......
  • 我們都知道茶文化是源自于中國,除了最傳統(tǒng)的茶葉以外,現(xiàn)在有很多東西也是可以用來泡茶的,比如最受到女性朋友們歡迎的果茶和花茶,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中藥材能夠用來泡茶喝,比如最出名的枸杞子等等,紫蘇這種植物我們都不陌生了吧,那么到底紫蘇子可以當茶......
  • 當我們結(jié)婚之后,就從一個人變成了一家人,兩個人有愛情是遠遠不夠的,隨著在一起的時間不斷的增加,我們就越來越覺得乏味,所以很多朋友都選擇了生一個寶寶,在女性朋友們懷孕之后,一般家屬都會注意很多東西,尤其是在使用藥物這一方面,那么葶藶子孕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