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木豆葉

    《中藥大辭典》:木豆葉拼音注音Mù Dòu Yè出處

    《陸川本草》

    來源

    豆科植物木豆葉片,隨時(shí)可采。

    性味

    平,淡。有小毒。

    功能主治

    解痘毒,消炎腫。治小兒水痘,癰腫。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木豆葉拼音注音Mù Dòu Yè英文名Leaf of Cajan出處

    出自《陸川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木豆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janus cajan(L.)Millisp.[Cytisus cajan L.]

    采收和儲(chǔ)藏:生長期均可采集,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600m的山坡、砂地、叢林中或林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木豆 直立矮灌木,高1-3m,全體灰綠色。多分枝,小枝條弱,有縱溝紋,被灰色柔毛。三出復(fù)葉,互生;托葉?。蝗~柄長約2cm,向上漸短;葉片卵狀披針形,長5-10cm,寬1-3.5cm,先端銳尖,全緣,兩面均被毛,下面具有不明顯腺點(diǎn)??偁罨ㄐ蛞干吖?;花蝶形;萼鐘形,萼齒5,內(nèi)外生短柔毛并有腺點(diǎn);花冠紅黃色,長約1.8cm,旗瓣背面有紫褐色條紋,基部有絲狀短爪,爪頂有一對(duì)彎鉤狀附屬體;雄蕊10,二體;心皮1,花柱細(xì)長線形,基部有短柔毛,柱頭漸尖,密被黃色短柔毛。莢果條形,長4-7cm,兩側(cè)扁壓,有長喙,果瓣于種子間具凹入的斜槽紋。種子3-6粒,近圓形,種皮暗紅色,有時(shí)有褐色斑點(diǎn),種臍側(cè)生?;ㄆ?-11月,果期3-4月及9-10月。

    歸經(jīng)

    心經(jīng)

    性味

    淡;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主小兒水痘,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拉子別名見風(fēng)干來源榛科鵝耳櫪屬植物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以果穗入藥。秋季采,曬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胸腹脹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用法用量3~5錢。備注(1)華鵝耳櫪......
  • 拼音注音Bàn Zhī Lián別名松葉牡丹(《植物學(xué)大辭典》),金絲杜鵑(《中國植物圖鑒》),佛甲草、打砍不死、萬年草(《南寧市藥物志》)。出處《江西民間草藥》來源為馬齒莧科植物大花馬齒莧的全草。6~9月采取。生境分布各地均有栽培。原形態(tài)......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春蓮拼音注音Bàn Chūn Lián別名半層蓮、野苞蘆來源蘭科蜻蜓蘭屬植物小花蜻蜓蘭Tulotis ussuriensis (Reg. et Macck) Hara,以根入藥。春夏采收,洗凈鮮用。性味辛、苦,涼。功能......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枝蓮拼音注音Bàn Zhī Lián別名并頭草、狹葉韓信草、牙刷草、四方馬蘭英文名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 ......
  • 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別名翻白葉樹、紅半楓荷、大葉半楓荷、白背楓、陰陽葉、鐵巴掌、半梧桐、番張麻、米紙來源為梧桐科翅子樹屬植物異葉翅子木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以根或莖枝入藥。全年可采,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