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
生于山谷林緣及灌叢中。分布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野木瓜,又名:假荔枝、繞繞藤、沙藤。
常綠木質藤本。莖枝無毛。掌狀復葉,互生;小葉5~7,近革質,橢圓形、長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基部近圓形,先端短漸尖,下面有白粉;小葉柄長1~4厘米;葉柄長5~12厘米?;▎涡裕菩郛愔?,同型,具異臭,成腋生總狀花序;無花瓣;萼片6,披針形,長達1.6厘米,內輪3枚較小,綠色帶紫;雄花雄蕊6,甚短于萼片,花絲合生;雌花心皮3,具蜜腺6,不孕雄蕊極小。漿果橢圓形,長約5厘米,熟時橙黃色至紫紅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以人用量的530倍給予小鼠,亦無嚴重毒性反應,說明此制劑安全范圍較大。
①鎮(zhèn)痛作用
將本植物主主干、分枝、葉、全植物,用水提取酒精沉淀法分別制備注射劑,以小白鼠扭體反應及熱板法實驗,均證明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鎮(zhèn)痛持續(xù)時間較嗎啡長。
②鎮(zhèn)靜作用
注射劑對小鼠自發(fā)活動有抑制作用,并能減弱安鈉咖的運動性興奮,但不能延長蟾蜍的脊髓反射。
③解痙作用對兔離體及在位腸管,大鼠離體子宮均表現(xiàn)抑制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膽堿及垂體后葉素的子宮收縮作用。
治腋癰,睪丸腫大,痛經(jīng)。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①治腋癰:干燥的假荔枝根皮(去栓皮,切碎)一兩,紅糖二至三兩,燒酒半斤。裝瓶,放溫湯內燙浸一小時后,取出澄清,每日三餐前各服一次.每次服三兩??勺昧吭鰷p,服至病愈為止。忌食酸、辣、芥菜。(《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②治睪丸腫大:假荔枝根與野腰子同煮服。(《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止痛:以假荔枝根、莖、葉制成多種劑型應用。煎劑:以生藥900克制成煎液1000毫升,成人每次服10~20毫升。膠囊劑:每粒含藥粉0.15~0.25克,每次服6~8粒。注射劑:每毫升含藥0.25克,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臨床以上述劑型觀察術后傷口痛及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損傷、膽道蛔蟲、脈管炎、骨折等引起的疼痛共126例,結果有52例于30分鐘內完全止痛,且藥效維持2小時以上;53例在30分鐘內疼痛明顯減輕或有所改善;21例經(jīng)30分鐘以上仍無鎮(zhèn)痛作用。副作用:少數(shù)有輕度頭昏、惡心或出汗等現(xiàn)象,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另有用野木瓜注射劑治療痛經(jīng)60例,結果顯效(用藥后30分鐘內疼痛消失或明顯減輕)26例,好轉(用藥后30分鐘內疼痛減輕)20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76.7%。初步觀察,對伴有炎癥的繼發(fā)性療效較差,對急性發(fā)作的痛經(jīng)比慢性、持續(xù)性或輕度痛經(jīng)鎮(zhèn)痛效果好。部分患者于鎮(zhèn)痛的同時產(chǎn)生一定的鎮(zhèn)靜效果。用法:于月經(jīng)來潮前或來潮期間疼痛發(fā)作時,肌肉注射野木瓜針劑2毫升(含生藥10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來源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緣及灌叢中。分布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野木瓜,又名:假荔枝、繞繞藤、沙藤。
常綠木質藤本。莖枝無毛。掌狀復葉,互生;小葉5~7,近革質,橢圓形、長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基部近圓形,先端短漸尖,下面有白粉;小葉柄長1~4厘米;葉柄長5~12厘米?;▎涡裕菩郛愔?,同型,具異臭,成腋生總狀花序;無花瓣;萼片6,披針形,長達1.6厘米,內輪3枚較小,綠色帶紫;雄花雄蕊6,甚短于萼片,花絲合生;雌花心皮3,具蜜腺6,不孕雄蕊極小。漿果橢圓形,長約5厘米,熟時橙黃色至紫紅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毒性以人用量的530倍給予小鼠,亦無嚴重毒性反應,說明此制劑安全范圍較大。
藥理作用①鎮(zhèn)痛作用
將本植物主主干、分枝、葉、全植物,用水提取酒精沉淀法分別制備注射劑,以小白鼠扭體反應及熱板法實驗,均證明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鎮(zhèn)痛持續(xù)時間較嗎啡長。
②鎮(zhèn)靜作用
注射劑對小鼠自發(fā)活動有抑制作用,并能減弱安鈉咖的運動性興奮,但不能延長蟾蜍的脊髓反射。
③解痙作用對兔離體及在位腸管,大鼠離體子宮均表現(xiàn)抑制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膽堿及垂體后葉素的子宮收縮作用。
功能主治治腋癰,睪丸腫大,痛經(jīng)。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復方①治腋癰:干燥的假荔枝根皮(去栓皮,切碎)一兩,紅糖二至三兩,燒酒半斤。裝瓶,放溫湯內燙浸一小時后,取出澄清,每日三餐前各服一次.每次服三兩??勺昧吭鰷p,服至病愈為止。忌食酸、辣、芥菜。(《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②治睪丸腫大:假荔枝根與野腰子同煮服。(《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臨床應用止痛:以假荔枝根、莖、葉制成多種劑型應用。煎劑:以生藥900克制成煎液1000毫升,成人每次服10~20毫升。膠囊劑:每粒含藥粉0.15~0.25克,每次服6~8粒。注射劑:每毫升含藥0.25克,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臨床以上述劑型觀察術后傷口痛及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損傷、膽道蛔蟲、脈管炎、骨折等引起的疼痛共126例,結果有52例于30分鐘內完全止痛,且藥效維持2小時以上;53例在30分鐘內疼痛明顯減輕或有所改善;21例經(jīng)30分鐘以上仍無鎮(zhèn)痛作用。副作用:少數(shù)有輕度頭昏、惡心或出汗等現(xiàn)象,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另有用野木瓜注射劑治療痛經(jīng)60例,結果顯效(用藥后30分鐘內疼痛消失或明顯減輕)26例,好轉(用藥后30分鐘內疼痛減輕)20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76.7%。初步觀察,對伴有炎癥的繼發(fā)性療效較差,對急性發(fā)作的痛經(jīng)比慢性、持續(xù)性或輕度痛經(jīng)鎮(zhèn)痛效果好。部分患者于鎮(zhèn)痛的同時產(chǎn)生一定的鎮(zhèn)靜效果。用法:于月經(jīng)來潮前或來潮期間疼痛發(fā)作時,肌肉注射野木瓜針劑2毫升(含生藥10克)。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