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斑葉紫金牛

    拼音注音Bān Yè Zǐ Jīn Niú別名

    血黨、小羅傘、斑葉朱砂根、百兩金、沿海紫金牛

    來源

    紫金??谱辖鹋僦参?strong>斑葉紫金牛Ardisia punctata Lindl.,以根、葉入藥。全年可采,根切片曬干;葉多鮮用。

    性味

    苦、辛,溫。

    功能主治

    散瘀消腫,祛風(fēng)止痛。

    根:用于咽喉腫痛,口腔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根、葉:外用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3~5錢或鮮品5~7錢。外用適量,鮮根、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板藍(lán)根拼音注音Bǎn Lán Gēn別名大藍(lán)根、大青根英文名RADIX ISATIDIS來源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lán)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性狀本品呈圓柱形,稍扭曲,長......
  • 拼音注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別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葉槲寄生出處始載于《海南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帶葉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scum multinerve (Ha......
  • 拼音注音Bǐnɡ Mǎ Bó來源藥材基源:為軸灰包科真菌軸灰包的子實(shí)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daxis pistillaris (L.ex Pers.) Fr.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去泥砂雜質(zhì),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砂土地表。......
  • 拼音注音Bǎi Lè ér Chá來源為豆科柏勒樹屬植物柏勒樹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生境分布生于熱帶灌叢、熱帶稀樹干草原和過渡森林里。分布于廣州。原形態(tài)有刺灌木或小喬......
  • 《中國藥典》:柏子仁拼音注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cè)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燥成熟種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種子,曬干,除去種皮,收集種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