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四圣心源》 耳病根原

    耳病者,濁陰之上填也。陽性虛而陰性實,濁陰下降,耳竅乃虛,虛則清徹而靈通,以其沖而不盈也。目者,木火之終氣,耳者,金水之始基。木火外明,故神清而善發(fā),金水內(nèi)虛,故氣空而善內(nèi)。凡大塊之噫氣,生物之息吹,有竅則聲入,聲入則籟發(fā),非關(guān)聲音之鉅細(xì)也。

    窾竅空洞,翕聚而鼓蕩之,故聲入而響達(dá),譬之空谷傳聲,萬壑皆振。聲不傳于崇山,而獨振于空谷者,以其虛也。聲之入也以其虛,而響之聞也以其靈。聲入于聽宮,而響達(dá)于靈府,是以無微而不聞也。

    濁氣一升,孔竅堵塞,則聲入而不通矣。人之衰者,脾陷胃逆,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虛靈障蔽,重聽不聞。陰日長而陽日消,竅日蔽而聰日損,氣化自然之?dāng)?shù)也。然竅閉于天而靈開于人,達(dá)者于是,有卻年還聰之術(shù)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