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國老散

    《幼幼新書》卷二十引《聚寶方》:國老散處方

    甘草(炙)銀柴胡 秦艽 大烏梅肉(焙干)各60克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治小兒骨蒸熱久,三焦壅滯,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次1~2克,食后熱湯點(diǎn)服。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炙煿之物。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引《聚寶方》《惠直堂方》卷二:國老散處方

    粉甘草(生)3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心腹疼痛,嘔吐不止,以及蟲擾作痛。

    用法用量

    以艾葉、烏梅煎湯,緩緩送下。

    摘錄《惠直堂方》卷二《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七:國老散處方

    甘草(炙,銼)1分,當(dāng)歸(焙)半分,鉛丹(研)半分。

    制法

    上藥前2味為散,入鉛丹同研勻細(xì)。

    功能主治

    小兒臍中汁出。

    用法用量

    撲臍中,1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七《便覽》卷四:國老散別名

    人中黃散

    處方

    大甘草不拘多少。

    制法

    五月初三、四日,預(yù)將上藥研細(xì)末,用大竹一段,兩頭留節(jié),在一頭鉆一小孔,裝甘草末于內(nèi),其孔用木塞固,勿令泄氣,用繩縛竹,候至端午日,置糞缸中,并以磚墜竹至底,49日后取出,用長流水洗凈,候干,取藥曬干,再研細(xì),貯瓷器內(nèi)。

    功能主治

    癍瘡,痘疹,疔腫,癰疽,諸般惡瘡,及中砒毒、菌毒,傷寒發(fā)狂言,天行瘟疫毒。痘6-7日不能肥滿,或陷入黑色,不能灌膿,及中惡。

    用法用量

    人中黃散(《痘疹仁端錄》卷十三)?!抖徽钊识虽洝繁痉接梅ǎ号D月用大竹筒,兩頭留節(jié),通一竅,外去青皮,入甘草末于內(nèi),用木塞堵其竅,用繩縛緊,浸于糞廁坑中,臘月八日入坑,至清明取起,系長流水中沖過七日,取甘草末曬干,收藏好。每用一二錢,蜜水調(diào)下,瀉亦無妨。

    摘錄《便覽》卷四
更多中藥材
  • 《壽世保元》卷二:八圣散處方黃芩5錢,黃連5錢,黃柏5錢,蒲黃5錢,雄黃2錢,蛇蛻(炒)2錢,雞內(nèi)金2錢,白丁香2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大頭瘟病,額大項(xiàng)腫。用法用量每服1錢,用藍(lán)靛根煎湯送下。摘錄《壽世保元》卷二《仙拈集》卷四:八圣散處方......
  • 處方香附(便制)2兩,丹皮2兩,川芎(酒炒)2兩,延胡索(炒)2兩,歸身(酒洗)2兩,生地(姜汁炒)2兩,白茯苓2兩,赤芍藥(酒炒)1兩半。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經(jīng)脈不調(diào),濕氣白帶,腹痛胃弱。用法用量每50丸,空心滾水送......
  • 處方大附子1錢,川烏1錢,草烏1錢,雄黃5分,朱砂5分,紅砒4分,硫黃3分,麝香2分。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紫、白癜風(fēng)。用法用量用雞子清調(diào)稀,漿小麻布手中2條,陰干,用河水、姜汁、米醋3味,和1處,以藥手中蘸濕擦患處。待行動汗出時(shí)擦之。夏月......
  • 處方青葙子1兩,決明子(炒)1兩,葶藶子(炒)1兩,車前子1兩,五味子1兩,枸杞子1兩,地膚子1兩,茺蔚子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生干地黃(洗,焙)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肉桂(去粗皮)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澤瀉1兩,防風(fēng)(去......
  • 處方琥珀(別研)半兩,沒藥半兩(研),赤芍藥半兩,當(dāng)歸(酒浸,去蘆)半兩,細(xì)辛(去葉)半兩,硇砂半兩,龍骨、麝香少許。功能主治血暈。用法用量上為細(xì)末,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醋湯送下。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