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ī
  • 拼音:shi
  • 注音: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YTB
  • 五筆98:AYTB
  • 五行:
  • Unicode:U+8479
  • 四角號(hào)碼:44212
  • 倉頡輸入法:TYS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7433
提交資料
  • 葹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ī
  • 葹字筆順
    橫豎豎捺橫折撇撇橫折豎折
  • 葹字的組詞
    卷葹
  • 基本解釋

    shī ? ㄕˉ ◎ 一種草本植物,即“蒼耳”,果實(shí)蒼耳子入藥:“薋菉葹以盈室兮。” ◎ 古書上說的一種豆類植物。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shī? 〈名〉 植物名。即“苔耳” [Siberian cocklebur]。菊科。一年生草本。野生。又稱“苓耳”。即“蒼耳”。果實(shí)叫“蒼耳子”,有刺,可入藥

  • 漢語字典

    [①][shī][《廣韻》式支切,平支,書。]植物名。即枲耳。

    音韻參考

    [廣 韻]:式支切,上平5支,shī,止開三平支A書[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s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葹;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046第26【唐韻】式支切【正韻】申之切,??音施?!居衿烤砣灢?,拔心不死。【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帧驹鲰崱慷箤?。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