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怎樣為孩子煎中藥

    怎樣為孩子煎中藥

    孩子生病,有時服用中藥效果很好。但有些年輕父母往往不會煎中藥。煎藥的方法一般應(yīng)注意下面幾點:

    1.煎藥時最好用沙鍋,也可用搪瓷鍋,不能用金屬鍋或帶油垢的鍋。將藥放入鍋內(nèi),加入冷水適量,如有些藥物隨水漂浮起來,則可以攪拌,水位高于藥物約一指左右。然后浸泡約10~20分鐘后開始煎藥。

    2.煎藥時開始先用大火(武火)煮開后,用文火(微火)煮約15~30分鐘,這樣藥物的有效成分才能徹底溶解出來。解表藥和清解藥的煎藥時間稍短,約10~15分鐘;而調(diào)理和滋補的中藥煎的時間要長,約20~30分鐘。

    3.煎藥一般要煎兩次,總共要煎出100~200毫升左右,分3次服用。小兒服中藥湯劑比較困難,就要求中藥湯劑盡可能煎少一些,分多次服用。3歲以下的小兒一般一付藥煎兩次總計60毫升即可,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3次。3~7歲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每次服30~50毫升,分3次服。7歲以上的兒童可煎150~2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以上,日服3次。因為煎藥是兩次,而服藥要3次以上,所以小兒吃藥就不能像大人那樣煎一次服一次藥,而要將兩次煎好的湯藥合在一起后分三份服。

    4.煎湯劑時,所煎中藥會有先煎、后下、沖服、烊化和布包煎等多種要求,這時就需要注意按要求煎藥。其中先煎藥的煎法為:在煎群藥前,先煎先煎藥10~15分鐘,再放其他群藥,按要求時間煎藥;后下藥的煎法為:先煎群藥5~10分鐘,然后再放后下藥入內(nèi);溶化藥(或為烊化)的煎法為:用已經(jīng)煎好的湯劑加熱溶解需要烊化的藥物,一起服用;沖服藥的用法為:將煎好的湯藥送服藥粉;包煎藥的煎法為:在煎藥時,先用布(消毒后的紗布)包好先煎藥后和其他藥一起煎煮。

更多中藥材
  • 中醫(yī)有一句話叫陰虛則痛,陰液在體內(nèi)起到滋養(yǎng)潤滑的作用,那陰液不足,壓不住陽氣,就會產(chǎn)生虛火,虛火灼燒,我們身體就會隱隱疼痛。還有滲出水和體內(nèi)的陰液息息相關(guān),所以就會出現(xiàn)以下六個部位的疼痛。第一個就是腰痛,腰為腎之府,腎陰不足,不能溫煦腰部的......
  • 我們中醫(yī)常講辨證治療,其實每一個人的體質(zhì)不一樣,導(dǎo)致失眠的問題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啊。有人入睡困難,翻來覆去整晚睡不著,有人睡著了之后他容易醒過來,一晚上醒來七八次,煩的不得了,甚至還有的人睡著之后人沒有睡,差不多旁邊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個啊尿頻尿急,夜尿頻繁,小便灼熱發(fā)黃,情緒激動,這個時候濕熱下前潛尿液黃就是主要的標(biāo)志,可以參考龍膽瀉肝丸。第二個,便秘我們說到腸道津液不足,肝火燒灼,那這個時候會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黃膩。也可以參考龍膽瀉肝丸。第三個,腹瀉拉肚子,那......
  • 我們中醫(yī)常說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氣機(jī)疏泄,肝主筋,肝開竅于目,所以說肝的健康與很多臟腑都有關(guān)系,這個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點都不夸張。肝不好具體的表現(xiàn)有這些。首先,失眠多夢,肝藏魂,肝血虧虛,肝不藏魂,治療需要養(yǎng)肝血,養(yǎng)心安神。那如果經(jīng)常......
  • 我們今天分享兩種啊。中藥代茶飲,陰調(diào)理陰陽,延年益壽。我們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邊說過,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呀。如果生活壓力大,經(jīng)常熬夜不休息,還暴飲暴食,不積極運動,這些行為都會導(dǎo)致我們身體陽氣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亞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