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仁丸

    《醫(yī)方類聚》卷一三五引《澹寮方》:五仁丸處方

    杏仁(酒浸,去皮、尖,麩炒令黃,取凈,細研)30克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取凈,細研)30克 酸棗仁(湯浸,去皮,取凈,細研)30克 柏子仁(揀凈,細研)30克 大麻子仁(曬,焙令干,用板子盛油,又用磚一片壓定,輕輕以手磨磚,則麻殼自脫,揀未脫者,再磨取凈,細研)30克

    制法

    上五味,再合研令極細,以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津液枯竭,大腸秘澀。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時用米飲吞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三五引《澹寮方》元·《世醫(yī)得效方》:五仁丸組成

    桃仁半兩(15克)、麩炒杏仁,去皮尖,一兩(30克)、柏子仁一錢二分五厘(3.75克)、炒郁李仁一錢(3克)、松子仁一錢(3克) 陳皮另研末,四兩(120克)。

    用法

    將五仁別研為膏,入陳皮末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現(xiàn)代用法:五仁研為膏,陳皮為末,煉蜜為丸,每服9克,每日1~2次溫開水送下。

    功效

    潤腸通便。

    主治

    津枯腸燥癥,癥見大便艱難,舌燥少津,脈細澀。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老年性便秘、小兒厭食等病癥。

    1.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采用《世醫(yī)得效方》五仁丸加減治療42例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發(fā)病年齡在40歲以上,有腸道腫瘤家族史。結(jié)果:治愈16例,好轉(zhuǎn)20例,未愈6例,總有效率85.7%。(《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4年第6期)

    2.老年性便秘:五仁丸加味治療老年習(xí)慣性便秘120例,10日為1個療程,1個月后判斷療效。治療期問停用其他通便藥。療效評價以2日內(nèi)排便1次,便質(zhì)轉(zhuǎn)潤,結(jié)時通暢,3個月不復(fù)發(fā),其他癥狀消失為治愈。結(jié)果:臨床治愈70例,好轉(zhuǎn)4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7.5%。(《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8年第8期)

    3.小兒厭食:采用加減五仁丸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厭食患者103例。1周治療1次,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療效標準:以食欲顯著增強,食量增加為治愈。結(jié)果:103例患者,治愈79例,好轉(zhuǎn)13例,未愈11例,總有效率89.3%。(《河北中醫(yī)》2012年第8期)

    方解

    五仁丸有潤腸通便之功,其中杏仁入肺、大腸經(jīng),滋腸燥、降肺氣,而利大腸傳導(dǎo)之職;桃仁入肝、大腸經(jīng),破血行瘀、潤燥滑腸,主治血燥便秘;郁李仁入脾、大腸經(jīng),潤腸通便,利水消腫;柏子仁甘主滋補,潤可去枯,養(yǎng)心寧神;松子仁潤五臟,專治大便虛秘;陳皮理氣行滯,使氣行則大腸得以運化;煉蜜為丸,更能助其潤下之功。

    本方最先載于宋·楊倓《楊氏家藏方》,名“滋腸五仁丸”,據(jù)載是“治老人及氣血不足人、大腸閉滯、傳導(dǎo)艱難”的效驗方劑。原方將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磨粉為膏,合陳皮末調(diào)勻,煉蜜為丸,食前米飲送服?,F(xiàn)代以此制丸或煎湯服用居多。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也見于治療習(xí)慣性便秘、產(chǎn)后血虛便秘等病癥,屬于腸燥津枯者。實驗研究表明有促進腸蠕動等作用。

    方歌

    五仁柏子杏仁桃,松子陳皮郁里饒,煉蜜為丸米飲下,潤腸通便效力高。

    摘錄元·《世醫(yī)得效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黃連(去須)1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14粒,膽礬(研)半豆許,鉛丹(研)半兩,膩粉1分。制法上藥再同研勻,入粟米粥和,以艾煙熏之,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綿裹井花水浸,點眼。摘錄《圣濟總錄》卷一......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艾煎丸處方人參 川芎 菖蒲各30克(節(jié)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飲調(diào)作餅,焙干)食茱萸(湯洗)當(dāng)歸各22克 白芍藥 熟干地黃各45克制法上為末,煮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營衛(wèi),固經(jīng)脈。婦人崩漏,小腹?jié)M痛。用......
  • 處方人參、川芎、菖蒲(節(jié).蜜炒),各一兩;熟艾(糯米飲調(diào)作餅.焙干)四兩,食茱萸(湯洗)、當(dāng)歸,各七錢半;白芍藥、熟干地黃,各一兩半。炮制上為末,煮酒糊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崩傷淋瀝,小腸滿痛。常服補榮衛(wèi),固經(jīng)脈。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圓,......
  • 處方艾5分,茯神2錢,青桑葉1錢。功能主治心汗,別處無汗,獨心孔有汗,思慮多汗亦多。摘錄《嵩崖尊生》卷八......
  • 處方熟艾2兩,好醋2升,熟銅末1分,楸根白皮1兩半(無根,葉亦得),蕤仁1兩,黃連(去須)1兩,石鹽1兩。制法上藥研6味為末,放于醋中,煎取3合,去滓收汁于熟銅器中,入鯉魚膽、烏雞膽各1分,和勻,即以槐木去皮,闊3指,長1尺,向日中研藥,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