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百杯丸

    《御藥院方》卷四:百杯丸處方

    沉香半兩(細銼),丁香6錢,縮砂仁1兩半,白豆蔻仁2兩,紅豆半兩,干葛半兩,陳皮(去白)半兩,甘草(炙)半兩,干生姜1兩。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20丸。

    功能主治

    酒不散,胸膈滯悶,嘔吐酸水,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壽世保元》卷二:百杯丸處方

    丁香50個,橘紅3錢,小茴香3錢,三棱(炮)3錢,莪術(炮)3錢,砂仁30枚,白豆蔻30枚,干姜3錢,生姜1兩(去皮,切片,鹽1兩,浸1宿,焙干),炙甘草2錢。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朱砂為衣,每1兩作5丸。

    功能主治

    腹中膈氣痞滿,面色黃并黑,將成癖疾,飲食不進,日漸肌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生姜湯送下。如欲飲酒先服之,多飲不醉。

    摘錄《壽世保元》卷二《潔古家珍》:百杯丸處方

    生姜1斤(去皮,切作片子,鹽2兩淹1宿,煉干),紅皮(去白)3兩,廣茂(炮)3分,干姜3兩,益智仁20個,丁香50個,甘草2分(炙),京三棱(炮)3分,縮砂仁30個,木香1分,茴香(炒)1分,白豆蔻仁30個。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5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酒停腹中,膈氣痞滿,面色黃黑,將成癖疾,飲食不進,日漸肌瘦。

    用法用量

    細嚼,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如飲酒者先服此藥,百杯不醉,亦無諸痰。

    摘錄《潔古家珍》《濟陽綱目》卷十一:百杯丸處方

    縮砂仁1兩,高茶1兩,訶子1個,麝香1錢,腦子少許。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

    飲酒不醉。主

    用法用量

    未飲酒先細嚼1丸,酒送下。

    摘錄《濟陽綱目》卷十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艾葉62g,雄黃6g,防風62g,花椒6g。功能主治慢性濕疹、過敏性皮炎、泛發(fā)性神經皮炎。用法用量煎水熏洗。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
  • 《圣惠》卷二十八:艾葉煎丸處方艾葉4兩(微炒),白頭翁1兩。制法上為末,用米醋3升,先熬藥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藥末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勞,臍腹疼痛,或時泄??;兼治婦人勞后帶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摘錄《圣惠》卷二十......
  • 處方艾葉15克 生姜25克 雞蛋2個制法將上3味加水適量同煮;待雞蛋熟,剝去殼,復入原湯中煨片刻。功能主治溫經,止血,安胎,散寒。適用于崩漏及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用法用量吃蛋飲湯,每日2次。摘錄《民間方》......
  • 處方干艾葉15克(鮮者30克)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制法艾葉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紅糖加水煮為稠粥。功能主治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適用于婦女虛寒性痛經、月經不調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經過后3天服,月經來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注意凡陰虛血......
  • 《圣濟總錄》卷一五七:艾葉飲處方艾葉、當歸(切,焙)、人參、生干地黃(焙)、地榆、干姜(炮)、阿膠(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半產后,惡露不斷,心悶氣短。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圣濟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