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蘭花石參、雞肉參(《云南中草藥》)。
《云南中草藥》
為桔梗科植物著色風(fēng)鈴草的根。夏、秋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于山野疏林中。分布云南等地。
草本,高30厘米左右,全株有白色剛毛。莖直立,上部分枝。單葉互生,粗糙,披針形,較小,長約3厘米,寬約0.5屋米,邊緣具疏鈍齒?;ㄋ{(lán)紫色,單生枝端;萼齒5裂;花冠鐘狀,5裂;雄蕊5,分離;子房下位。蒴果;種子極小。
含甾醇和三萜烯類。
《云南中草藥》:"甘,溫。"
《云南中草藥》:"養(yǎng)血除風(fēng),利濕。治風(fēng)濕癱瘓,破傷風(fēng),虛癆咳血。"
內(nèi)服:0.5~1兩,燉肉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蘭花石參、雞肉參(《云南中草藥》)。
出處《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桔梗科植物著色風(fēng)鈴草的根。夏、秋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中。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草本,高30厘米左右,全株有白色剛毛。莖直立,上部分枝。單葉互生,粗糙,披針形,較小,長約3厘米,寬約0.5屋米,邊緣具疏鈍齒?;ㄋ{(lán)紫色,單生枝端;萼齒5裂;花冠鐘狀,5裂;雄蕊5,分離;子房下位。蒴果;種子極小。
化學(xué)成分含甾醇和三萜烯類。
性味《云南中草藥》:"甘,溫。"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藥》:"養(yǎng)血除風(fēng),利濕。治風(fēng)濕癱瘓,破傷風(fēng),虛癆咳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0.5~1兩,燉肉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