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藻類紅藻門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Aolmes.,以葉狀體入藥。
提取的卡拉膠(carrageenan)對B型流行性感冒與腮腺炎病毒有一定的干擾作用,并有抗胃蛋白酶或抗?jié)儾∽饔谩?/p>
角叉菜膠可作輕緩瀉劑,同時用于骨科,能促進結(jié)締組織增生。
鹿角菜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藥材基源:為杉藻科植物角叉菜的藻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ondrus ocellatus Holm.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潮帶到低潮帶巖石上或風浪較平靜的中潮帶石沼中。
資源分布:分布山東、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等沿海。
藻體紅紫色,軟骨質(zhì),強韌。叢生,高5-12cm,基部亞圓柱形,逐漸向上則扁壓成楔形,上部叉狀分枝2-7次,腋角寬圓,扇形,扁平,頂端舌狀或二裂淺凹,鈍形,邊全緣略厚,或有簡單分叉、楔形、舌狀、短或長的小育枝。髓部由許多縱走與表皮平行排列的長形藻絲組成。四分了解子囊散布于分枝上部的兩面,呈不規(guī)則的圓點狀。成熟的囊果橢圓形,于藻體的一面突出;另一面凹陷。固著器殼狀。
性狀鑒別 藻體紫紅色,片狀,多分枝,呈扇形,長約7cm,軟骨質(zhì)。主枝基部扁圓柱形,有殼狀固著器,上部扁平,具有2-7次叉狀分枝。囊果橢圓形,在藻體的一面突出,相對面下陷,對著日光觀察,可見中央部分較暗,四周呈半透明環(huán)狀,形似眼球。氣微腥,味微咸。
含角叉菜膠(carrageenan),D-紅藻酸(D-rhodic acid)。
從角叉菜中提取的角叉菜膠,是以D-半乳糖為骨架構(gòu)成的硫酸化多糖。體外試驗中,將10μg/ml角叉菜膠加入單純皰疹粉病毒Ⅰ型感染不久的人宮頸癌(HeLa)細胞中,有抑制病毒復制的作用。其機制不是因為抑制了病毒進入細胞或附著細胞,而是抑制了病毒進入細胞后的某一復制步驟。角叉菜膠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有抑制作用,還有一定致腫作用。1%濃度的角叉菜膠0.1ml注射于大白鼠右側(cè)后足跖腱膜下,可使大鼠足踝關(guān)節(jié)腫脹,現(xiàn)已被廣泛用于制備炎癥動物模型。
大腸;胃經(jīng)
甘;咸;寒
清熱解毒;和胃通便。主咽喉腫痛;跌打損傷;感冒寒熱;痄腮;胃脘疼痛;腸燥便秘
內(nèi)服:煎湯5-20g。外用:適量搗敷。
《新華本草綱要》:全藻:味甘,咸、性寒。有清熱解毒,和胃通便功能。用于胃酸過多引起的胃潰瘍,亦可作輕瀉劑,民間常食用。角叉菜膠用于骨科,可促進結(jié)締組織及骨膠原的生長,增加兒童骨胳對鈣的吸收。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藻類紅藻門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Aolmes.,以葉狀體入藥。
功能主治提取的卡拉膠(carrageenan)對B型流行性感冒與腮腺炎病毒有一定的干擾作用,并有抗胃蛋白酶或抗?jié)儾∽饔谩?/p>
角叉菜膠可作輕緩瀉劑,同時用于骨科,能促進結(jié)締組織增生。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角叉菜拼音注音Jiǎo Chā Cài別名鹿角菜
英文名Carageen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藥材基源:為杉藻科植物角叉菜的藻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ondrus ocellatus Hol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潮帶到低潮帶巖石上或風浪較平靜的中潮帶石沼中。
資源分布:分布山東、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等沿海。
原形態(tài)藻體紅紫色,軟骨質(zhì),強韌。叢生,高5-12cm,基部亞圓柱形,逐漸向上則扁壓成楔形,上部叉狀分枝2-7次,腋角寬圓,扇形,扁平,頂端舌狀或二裂淺凹,鈍形,邊全緣略厚,或有簡單分叉、楔形、舌狀、短或長的小育枝。髓部由許多縱走與表皮平行排列的長形藻絲組成。四分了解子囊散布于分枝上部的兩面,呈不規(guī)則的圓點狀。成熟的囊果橢圓形,于藻體的一面突出;另一面凹陷。固著器殼狀。
性狀性狀鑒別 藻體紫紅色,片狀,多分枝,呈扇形,長約7cm,軟骨質(zhì)。主枝基部扁圓柱形,有殼狀固著器,上部扁平,具有2-7次叉狀分枝。囊果橢圓形,在藻體的一面突出,相對面下陷,對著日光觀察,可見中央部分較暗,四周呈半透明環(huán)狀,形似眼球。氣微腥,味微咸。
化學成分含角叉菜膠(carrageenan),D-紅藻酸(D-rhodic acid)。
藥理作用從角叉菜中提取的角叉菜膠,是以D-半乳糖為骨架構(gòu)成的硫酸化多糖。體外試驗中,將10μg/ml角叉菜膠加入單純皰疹粉病毒Ⅰ型感染不久的人宮頸癌(HeLa)細胞中,有抑制病毒復制的作用。其機制不是因為抑制了病毒進入細胞或附著細胞,而是抑制了病毒進入細胞后的某一復制步驟。角叉菜膠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有抑制作用,還有一定致腫作用。1%濃度的角叉菜膠0.1ml注射于大白鼠右側(cè)后足跖腱膜下,可使大鼠足踝關(guān)節(jié)腫脹,現(xiàn)已被廣泛用于制備炎癥動物模型。
歸經(jīng)大腸;胃經(jīng)
性味甘;咸;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和胃通便。主咽喉腫痛;跌打損傷;感冒寒熱;痄腮;胃脘疼痛;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2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藻:味甘,咸、性寒。有清熱解毒,和胃通便功能。用于胃酸過多引起的胃潰瘍,亦可作輕瀉劑,民間常食用。角叉菜膠用于骨科,可促進結(jié)締組織及骨膠原的生長,增加兒童骨胳對鈣的吸收。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