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六棱椎
《文山中草藥》
為蘭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塊根。全年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干后研粉用。
生于深山老林內(nèi)樹腳或石縫等陰濕處。分布云南。
多年生草本。假鱗莖長10~15厘米,粗約1~2厘米,六棱形,下大上小,似錐。莖高50~80厘米,基部有葉鞘。葉5~7片,下部的葉較大,長披針形,先端尖。
苦微麻,涼,有小毒。
孕婦忌服。
清熱利濕,散風止痛。治消化不良,腹痛,癰瘡腫毒,風濕疼痛。
內(nèi)服:研末開水沖,1~2分。外用:酒磨涂患處。
本品有毒,內(nèi)服時應嚴格掌握劑量,過量服用可致嘔吐腹瀉。除對癥處理外,可用生姜汁解救。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六棱椎
出處《文山中草藥》
來源為蘭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塊根。全年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干后研粉用。
生境分布生于深山老林內(nèi)樹腳或石縫等陰濕處。分布云南。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假鱗莖長10~15厘米,粗約1~2厘米,六棱形,下大上小,似錐。莖高50~80厘米,基部有葉鞘。葉5~7片,下部的葉較大,長披針形,先端尖。
性味苦微麻,涼,有小毒。
注意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風止痛。治消化不良,腹痛,癰瘡腫毒,風濕疼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開水沖,1~2分。外用:酒磨涂患處。
備注本品有毒,內(nèi)服時應嚴格掌握劑量,過量服用可致嘔吐腹瀉。除對癥處理外,可用生姜汁解救。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