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大辭典》:冰拼音注音Bīnɡ別名

    凌(《綱目》)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凝成的無色透明的固體。

    性味

    《本草拾遺》:"味甘,大寒,無毒。"

    功能主治

    退熱消暑,解渴除煩。治傷寒陽毒,熱甚昏迷,中暑煩渴。

    ①《本草拾遺》:"主去熱煩。"

    ②《日用本草》:"解煩渴,消暑毒。"

    ③《綱目》:"傷寒陽毒、熱甚昏迷者,以冰一塊置于膻中,良。亦解燒酒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含化.外用:罨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冰拼音注音Bīnɡ別名

    凌、石水

    英文名ice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凝成的無色透明的固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ce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冰分布于冰川、雪山外,北方各省區(qū)冬冷見冰雪,秋涼見霜,夏晶天然產(chǎn)的冰可見于低溫巖洞中(沿裂隙下滲的地下水凍結(jié)成冰),不論南北均屬罕見。

    資源分布:人工制冰在全國四季均有產(chǎn)出。

    原形態(tài)

    晶體結(jié)構(gòu)屬六方晶系。常為細粒致密塊體;或為具六方對稱的雛晶、樹枝狀連晶等(見于雪花、霜華、冰花),或具同心狀結(jié)構(gòu)(如冰雹)、鐘乳狀結(jié)構(gòu)(巖洞中鐘乳冰、石筍冰);很少見片、板狀的規(guī)則集合體。無色透明,含氣泡、裂隙處呈乳白色或混濁的白色;大塊純凈的冰,散射光略帶淡藍色調(diào)。無解理,斷口貝殼狀、次貝殼狀。硬度1.5。性脆、易碎。相對密度0.917。

    歸經(jīng)

    肺;胃經(jīng)

    性味

    甘;大寒;無毒

    注意

    不可過食。

    功能主治

    退熱消暑;解渴除煩。主傷寒陽毒;熱甚昏迷;中暑煩渴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含化。外用:罨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去熱煩。

    2.《日用本草》:解煩渴,消暑毒。

    3.《綱目》:傷寒陽毒、熱甚昏迷者,以冰一塊置于膻中,良。亦解燒酒毒。

    4.《醫(yī)林纂要》:凡天行熱毒,傷寒陽毒,陽明壯熱,以至神氣昏迷者,置冰塊心胸間,即可清醒。不可過食。冰過食反傷陽,命火以衰,脾胃不能化矣。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葉或枝蒸取的揮發(fā)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L.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18m。樹皮灰白色,厚而松軟,呈薄層狀剝落。嫩枝灰白色。......
  •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別名千層皮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洗凈,曬干或鮮用。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18m。樹皮灰白色,厚而......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升麻拼音注音Bái Shēnɡ Má來源薔薇科白升麻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stellaris Rehd.,以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微辛,涼。功能主治清熱解表。主治感冒,頭痛發(fā)燒......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及拼音注音Bái Jí別名白根、地螺絲、白雞兒、白雞娃、連及草、羊角七英文名RHIZOMA BLETILLAE來源本品為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塊莖。夏、......
  • 拼音注音Bái Yè Bù Fān別名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小一支箭、白頭翁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鉤苞大丁草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erbera delauayi Franch. [G. hen-ryi Dunn]采收和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