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八角香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八角香拼音注音Bā Jiǎo Xiānɡ別名

    蜘蛛草、白花蟹甲草

    來(lái)源

    菊科蟹甲草屬植物兔耳風(fēng)花蟹甲草Cacalia ainsliaeflora (Franch.) Hand.-Mazz.,以塊莖入藥。秋季采挖,去凈泥沙,曬干。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解毒,殺蟲。外用治瘡癤腫毒,頭癬。

    用法用量

    鮮品適量搗爛敷或用酒、醋摩擦患處。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八角香拼音注音Bā Jiǎo Xiānɡ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來(lái)源

    為菊科植物八角香。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雜樹林陰處。

    原形態(tài)

    八角香,又名:蜘蛛草。直立草本。莖高50~70厘米,綠色,少分枝。葉互生,有長(zhǎng)柄,葉片闊卵形,長(zhǎng)9~10厘米,5淺裂,裂片先端尖,邊緣有細(xì)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疏被短毛。圓錐花序,長(zhǎng)約30厘米,小頭狀花序甚多;總苞片1列,外具小苞片;花全部管狀,先端5裂。瘦果紅褐色,有棱約10條,冠毛白色,與苞片約等長(zhǎng)。

    性味

    性溫,味辛、微澀。

    功能主治

    散瘀,殺蟲。

    復(fù)方

    ①治無(wú)名腫毒:八角香搗絨,敷患處,

    ②治癩癬:八角香磨酒或醋,搽患處。

    ③治風(fēng)濕浮腫:八角香一兩,三角風(fēng)、海金沙藤各五錢。煎水外洗并內(nèi)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八角香拼音注音Bā Jiǎo Xiānɡ別名

    蜘蛛草、羊角天麻

    英文名Star Anise, Star Anise Fruit, Chinese Star Anise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白花蟹甲草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calia ainsliaefora(Franch.) Hand.- Mazz.[Senecio ainsliae-florus Franch.]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緣或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白花蟹甲草 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莖粗壯。莖上部和花序有褐色短柔毛。下部葉花期凋落;葉互生;葉柄長(zhǎng)5-8cm;葉片圓形或腎形,有5-7個(gè)三角形裂片,基部寬心形或截形,上下面疏貼亂毛,或近無(wú)毛,下面沿葉脈上有短柔毛,中部葉長(zhǎng)和寬各8-12cm,上部葉較小,與中部葉同形。頭狀花序極多,在頂端或上部葉腋排成總狀或復(fù)總狀,花序分枝開展,總花梗極短,有1-3個(gè)線形小苞片;花序軸和總花梗有褐色密短毛;總苞圓柱形,長(zhǎng)6-7mm;總苞片5,線狀披針形,無(wú)毛;花5個(gè),筒狀,白色。瘦果圓柱形;冠毛白色或污白色。

    性味

    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

    散瘀;解毒;殺蟲。主風(fēng)濕浮腫;無(wú)名腫毒;瘌癬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磨汁涂。

    復(fù)方

    1.治無(wú)名腫毒:八角香搗絨,敷患處。2.治癩癬:八角香磨酒或醋,搽患處。3.治風(fēng)濕浮腫:八角香一兩,三角風(fēng)、海金沙藤各五錢。煎水外洗并內(nèi)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別名翻白葉樹、紅半楓荷、大葉半楓荷、白背楓、陰陽(yáng)葉、鐵巴掌、半梧桐、番張麻、米紙來(lái)源為梧桐科翅子樹屬植物異葉翅子木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以根或莖枝入藥。全年可采,分別......
  • 《中藥大辭典》:半楓荷葉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Yè出處《廣西中草藥》來(lái)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葉。功能主治治外傷出血。用法用量半楓荷鮮葉搗爛敷患處;或焙干研末撒患處。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半楓荷葉拼音注音Bàn Fēnɡ......
  • 《中藥大辭典》:半楓荷根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Gēn出處《嶺南采藥錄》來(lái)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砂質(zhì)土山坡、平原、丘陵地疏林或密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tái)灣。產(chǎn)廣東、廣西。原形態(tài)翻白葉樹,......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半柱花別名出泡草、白泡草來(lái)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廣西。性味微辛,涼。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痢疾:全草3~5錢,水煎服。跌打腫痛:......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半蒴苣苔別名山白菜、天目降龍草來(lái)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治濕熱黃疸。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