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出泡草、白泡草
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藥。
廣西。
微辛,涼。
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痢疾:全草3~5錢,水煎服。
跌打腫痛:鮮全草搗爛酒炒外敷。
瘡瘍潰爛,濕疹,皮膚瘙癢。全草適量,水煎外洗,并取鮮全草搗爛取汁外涂。
狗泡草、毛蟲包、火溧藤、白飄草、白泡草、三失母頭、疳積草、出泡草
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半柱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 [(Barleria procumbens Lour.;Hemigraphis chinensis (Nees)T. Anders .;Sericocalyx chinensis (Nees )Bremek.)]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顴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陰蔽之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半柱花 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m。莖上部直立,有分枝,被粗毛,基部伏地,生根。葉對生;葉柄長4-10mm;生于主莖上的葉長圓形,長達6cm,寬約2.5cm,生于小枝上的很小。橢圓狀長圓形,長2-3cm,先端短尖,基部漸狹而成一短柄,兩面均被粗毛,邊緣有鈍鋸齒?;槌砻艿念^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苞片磊覆瓦狀排列,其內(nèi)通常有1朵花,苞片卵形,長約1.5cm,被粗毛,有1長尾,尾長達5mm;小苞片線形,比萼略長;萼5深裂,長約8mm,裂片線狀披針形,被粗毛;花冠黃色,長約1.5cm,花管狀,下部圓柱形,上部膨大,裂片5,近相等,旋轉(zhuǎn)排列;雄蕊4,兩兩成對,內(nèi)藏,花藥2室,藥室高低不等;子房有胚珠4,花柱線形,短2裂。蒴果線形,長約10mm。有種子4顆?;ㄆ?-12月。
性狀鑒別 全草長可達1m。莖略呈方形,節(jié)明顯,有短毛。葉對生,皺縮,完整無缺葉片橢圓形、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3-10cm,先端尖至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具短柄;邊緣具策鋸齒;兩面疏生糙毛。
味微苦;辛;性涼
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消腫止痛。主痢疾;瘡瘍;濕疹;皮膚瘙癢;毛蟲刺傷;跌打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汁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出泡草、白泡草
來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廣西。
性味微辛,涼。
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痢疾:全草3~5錢,水煎服。
跌打腫痛:鮮全草搗爛酒炒外敷。
瘡瘍潰爛,濕疹,皮膚瘙癢。全草適量,水煎外洗,并取鮮全草搗爛取汁外涂。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半柱花拼音注音Bàn Zhù Huā別名狗泡草、毛蟲包、火溧藤、白飄草、白泡草、三失母頭、疳積草、出泡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半柱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 [(Barleria procumbens Lour.;Hemigraphis chinensis (Nees)T. Anders .;Sericocalyx chinensis (Nees )Bremek.)]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顴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陰蔽之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半柱花 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m。莖上部直立,有分枝,被粗毛,基部伏地,生根。葉對生;葉柄長4-10mm;生于主莖上的葉長圓形,長達6cm,寬約2.5cm,生于小枝上的很小。橢圓狀長圓形,長2-3cm,先端短尖,基部漸狹而成一短柄,兩面均被粗毛,邊緣有鈍鋸齒?;槌砻艿念^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苞片磊覆瓦狀排列,其內(nèi)通常有1朵花,苞片卵形,長約1.5cm,被粗毛,有1長尾,尾長達5mm;小苞片線形,比萼略長;萼5深裂,長約8mm,裂片線狀披針形,被粗毛;花冠黃色,長約1.5cm,花管狀,下部圓柱形,上部膨大,裂片5,近相等,旋轉(zhuǎn)排列;雄蕊4,兩兩成對,內(nèi)藏,花藥2室,藥室高低不等;子房有胚珠4,花柱線形,短2裂。蒴果線形,長約10mm。有種子4顆?;ㄆ?-12月。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可達1m。莖略呈方形,節(jié)明顯,有短毛。葉對生,皺縮,完整無缺葉片橢圓形、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3-10cm,先端尖至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具短柄;邊緣具策鋸齒;兩面疏生糙毛。
性味味微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消腫止痛。主痢疾;瘡瘍;濕疹;皮膚瘙癢;毛蟲刺傷;跌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汁涂。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