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半楓荷葉

    《中藥大辭典》:半楓荷葉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Yè出處

    《廣西中草藥》

    來源

    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

    功能主治

    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半楓荷鮮葉搗爛敷患處;或焙干研末撒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半楓荷葉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Yè英文名Leaf of Heterophyllous Wingseedtree出處

    出自《廣西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或窄葉半楓荷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Roxb.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2.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Roxb.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一起山野間或栽培。

    2.生于山谷或山坡林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2.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1.翻白葉樹 喬木,高達(dá)20m。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小枝被黃褐色短柔毛。葉互生;二形,生于幼樹或再萌發(fā)的新枝上的葉盾狀,直徑約15cm,掌狀3-5裂,基部截形,上面幾無毛,下面密被黃褐色星狀短系毛;葉柄長達(dá)12cm,被毛;生于成長樹上的葉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7-15cm,寬3-10cm,先端鈍、急尖或漸尖,基部鈍、截形或斜心形,上面禿凈,下面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葉柄長1-2cm,被毛?;▎紊?-4朵組成腋生的聚傘花序;花梗長5-15cm,無關(guān)節(jié);小苞片鱗片狀,與萼緊靠;花青白色;萼片5,條形,長達(dá)28mm,寬4mm,兩面均被柔毛;花瓣5,倒披針形,與萼片等長;雌雄蕊柄長約2.5mm;雄蕊15,退化雄蕊5,線狀,比雄蕊略長;子房卵圓形,5室,被長柔毛,花柱無毛。蒴果木質(zhì),長圓狀卵形,長約6cm,寬2-2.5cm,被黃褐色絨毛,先端鈍,基部漸狹,果柄粗壯,長1-1.5cm。種子具膜質(zhì)翅?;ㄆ谇锛?。

    2.窄葉半楓荷 本種與翻白葉樹的區(qū)別為:花梗長3-5cm;小苞片線狀或呈撕裂狀,位于花梗的中部;果柄細(xì)長,長3-5cm;種子每室2-4顆,連翅長2-2.5cm?;ㄆ诖?、夏季。

    化學(xué)成分

    窄葉半楓荷花、葉含東莨菪素(scopolet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胖大海素(sterculin)A,乙酸降香萜烯醇酯(bauerenyl acetate)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歸經(jīng)

    肝;脾經(jīng)

    性味

    甘;淡;微溫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焙干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毛委陵菜別名熱干巴[蒙名]來源薔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內(nèi)蒙古。性味苦、酸,涼。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止血。主治子宮功能性出血。鼻衄。用法用量配方用,1~2錢。......
  • 拼音注音Bái Máo Cǎo別名伏地蜈蚣草(《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草原、沙漠地區(qū)的固定沙地、山坡、沙質(zhì)地。分布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
  • 《中藥大辭典》:白毛藤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別名苻(《爾雅》),蜀羊泉、谷菜(《本經(jīng)》),鬼目草(《爾雅》郭璞注),白草(《別錄》),排風(fēng)、白幕(《本草拾遺》),鬼目菜(《吳志》),天燈籠、和尚頭草(《綱目拾遺》),望冬紅、酸尖菜......
  • 《中藥大辭典》:白毛藤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處《福建民間草藥》來源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夏、秋采收。性味①《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辛,無毒?!阿凇吨貞c草藥》:“味甘,性平微寒,無毒?!肮δ苤髦沃物L(fēng)火牙痛,頭痛,瘰疬,......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毛蛇拼音注音Bái Máo Shé別名石祈蛇、上樹蛇、白毛伸筋、石蠶、毛石蠶、巖蠶、白毛巖蠶、老鼠尾來源為骨碎補(bǔ)科陰石蕨屬植物圓蓋陰石蕨Humata tyermanni S. Moore,以根狀莖入藥。全年可采,洗凈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