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毛藤根

    《中藥大辭典》:白毛藤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處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為茄科植物白英。夏、秋采收。

    性味

    ①《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辛,無毒。"

    ②《重慶草藥》:"味甘,性平微寒,無毒。"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火牙痛,頭痛,瘰疬,癰腫,痔漏。

    ①《分類草藥性》:"治瘰疬,崩帶,風(fēng)火牙痛。"

    ②《重慶草藥》:"治頭痛,流涕。"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

    復(fù)方

    ①治火牙蟲牙痛:白毛藤根,地骨皮、枸骨根、龍膽草、白牛膝。燉內(nèi)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痔瘡、漏管:白毛藤根,鮮的一兩至一兩五錢,干的八錢至一兩二錢。和豬大腸(洗凈)一斤,清水同煎,飯前分兩次吃下。(《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乳痛:白毛藤根一兩,酒,水各半煎服,取渣加酒糟調(diào)敷患處。(《貴陽民間藥草》)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毛藤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別名

    排風(fēng)藤根

    英文名Root of Bittersweet出處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lanum lyratum Thunb.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蔓生草本,高達(dá)5m?;磕举|(zhì)化,上部草質(zhì),莖、葉和葉柄密被具節(jié)的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3cm;葉片多戟形或琴形,長3-8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部全緣或波狀,下部常有1-2對耳狀或戟狀裂片,少數(shù)為全緣,中脈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或腋外側(cè)生;花萼5淺裂,宿存;花冠藍(lán)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雄蕊5,花絲極短,花藥頂孔開裂;雌蕊1,花柱細(xì)長,柱頭小,頭狀,子房卵形,2室。漿果球形,徑約1cm,熟時紅色。種子近盤狀,扁平?;ㄆ?-9月,果期10-11月。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風(fēng)炎牙痛;頭痛;瘰疬;痔漏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瘰疬,崩帶,風(fēng)火牙痛。

    2.《重慶草藥》:治頭痛,流涕。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o Pí Zhānɡ別名揚(yáng)子木姜子、剝皮楓、花殼柴英文名Chinese Litse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莖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sea coreana Lévl.var. sine......
  • 拼音注音Bào Pí Gū別名豹皮香菇、白香菇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蘑科真菌潔麗香菇的子實(shí)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Agaricus lepideus Fr.]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
  • 《中藥大辭典》:豹肉拼音注音Bào Ròu出處《別錄》來源為貓科動物豹的肉。性味甘酸,溫。①《別錄》:“味酸,平,無毒?!阿凇肚Ы稹な持巍罚骸八?,溫,無毒?!阿邸度杖A子本草》:“微毒?!阿堋夺t(yī)林纂要》:“甘,溫。“功能主治①《別錄》:“主安......
  • 拼音注音Bào Yào Ténɡ別名四川白前、西川鵝絨藤英文名Deceiving Swallowwort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蘿藦科植物豹藥藤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nanchum decipiens Sch......
  • 《全國中草藥匯編》:豹骨拼音注音Bào Gǔ別名川四腿、金錢豹骨來源貓科動物金錢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強(qiáng)筋健骨。用于風(fēng)濕痹痛,腳膝酸軟。用法用量3~6錢,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