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豹皮樟

    拼音注音Bào Pí Zhānɡ別名

    揚(yáng)子木姜子、剝皮楓、花殼柴

    英文名Chinese Litse出處

    始載于《中國植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莖皮。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Litsea coreana Lévl.var. sinensis (Allen) Yang et P. H.Huang[Actinodaphne lancifolia(Sieb.et Zucc.)Meissn.var.sinensis Allen]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地雜木林或林緣及曠野、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

    豹皮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6m。樹皮灰棕色,有灰黃色的塊狀剝落;幼枝紅褐色,無毛,老枝黑褐色,無毛;頂芽卵圓形,先端鈍,鱗片無毛或僅上部有毛。葉互生;葉柄長1-2cm,上面有柔毛;葉片革質(zhì),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10cm,寬2-3.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綠灰白色,兩面均無毛,羽狀脈,側(cè)脈每邊9-10條,中脈在下面稍隆起,網(wǎng)紋不明顯。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無花梗;苞片早落;花被片6,等長,長約2mm;雄花雄蕊9-12,花藥4室,均內(nèi)向瓣裂;雌花子房近球形,花柱有稀疏柔毛,柱頭2裂,退化雄蕊絲狀,有長柔毛。果實(shí)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約6-8mm,先端有短尖,基部具帶宿存花被片的扁平果托;果梗長約5mm,頗粗壯,果初時(shí)紅色,熟時(shí)呈黑色。花期8-9月,果期翌年5月。

    歸經(jīng)

    胃;脾經(jīng)

    性味

    辛;苦;溫

    功能主治

    溫中止痛;理氣行水。主胃脘脹痛;水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3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用于水腫、胃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Cài別名菜子七、婦人參、普賢菜。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華中碎米薺的根狀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rdamine urhaniana O.E.Schulz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季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ǒu來源藥材基源:為雙扇蕨科植物中華雙扇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挖,洗凈,去附葉,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2100......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邊錢拼音注音Bàn Biān Qián別名蝴蝶葉、羅藟草、馬蹄金、三腳虎、錢鑿草、馬蹄香[福建]來源豆科蝙蝠草屬植物鋪地蝙蝠草Christia obcordata (Poir.) Bahn. f.[Lourea obc......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Fēnɡ別名老虎斑英文名Tsoong Pellionia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來源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蕈樹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ltingia chinensis (Champ.)Oliv.ex H......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博落回拼音注音Bó Luò Huí?jiǎng)e名號(hào)筒梗、三錢三、泡通珠、博落筒來源罌粟科博落回屬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own,以全草入藥。秋季采收,曬干。性味苦,寒。有大毒。注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