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花蓯蓉丸

    《外臺(tái)秘要》卷十一引《古今錄驗(yàn)》:花蓯蓉丸處方

    花蓯蓉60克 澤瀉30克 五味子30克 紫巴戟天30克(去心)地骨皮30克 磁石45克(研,冰淘去赤汁,曬干)人參45克 赤石脂45克(研)韭子37.5克(熬)龍骨37.5克(研)甘草37.5克(炙)牡丹皮37.5克 干地黃75克 禹余糧22.5克(研)桑螵蛸30枚(炙)栝樓30克

    制法

    上十六味藥,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腎消。

    用法用量

    空腹時(shí)用牛乳送下20丸,日服二次。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菜、胡荽、蕪荑等物。

    摘錄《外臺(tái)秘要》卷十一引《古今錄驗(yàn)》《外臺(tái)》卷十一引《古今錄驗(yàn)》:花蓯蓉丸處方

    花蓯蓉8分,澤瀉4分,五味子4分,紫巴戟天4分(去心),地骨皮4分,磁石6分(研,水掏去赤汁,干之研入),人參6分,赤石脂6分(研入),韭子5分(熬),龍骨5分(研入),甘草5分(炙),牡丹皮5分,干地黃10分,禹余糧3分(研入),桑螵蛸30枚(炙),栝樓4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渴服鉛丹丸得小便咸苦如常,后恐虛憊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以牛乳送下,日2次。

    注意

    忌房勞、酢、海藻、菘萊、胡荽、蕪荑。

    摘錄《外臺(tái)》卷十一引《古今錄驗(yàn)》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火消1錢5分,白月石5分,冰片3厘。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咽喉諸癥,雙單乳娥。用法用量吹之。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處方冰糖1錢,烏梅肉1分。功能主治甘酸養(yǎng)胃。主胎瘧。用法用量用水1茶鐘,濃煎半鐘服。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 處方南天燭子10~15克 冰糖15克制法南天燭子于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曬干后備用。每日取南天燭子10~15克,放入搪瓷杯內(nèi),加水適量煎湯,待煎沸5~7分鐘后,加入冰糖15克,稍煎即可。功能主治斂肺,止咳。適用于小兒百日咳。用法用......
  • 處方水發(fā)海參50克 冰糖適量制法將海參燉爛后,加入冰糖,再燉片刻即成。功能主治補(bǔ)腎益精,養(yǎng)血潤(rùn)燥。適用于高血壓。用法用量早飯前空腹服。摘錄《民間方》......
  • 處方香蕉2只 冰糖適量制法將香蕉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功能主治清熱潤(rùn)燥,解毒滑腸,補(bǔ)中和胃。適用于虛弱病人的便秘。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連服數(shù)日。摘錄《廣東民間驗(yàn)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