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戈燕[傣名]
竹芋科竹葉蕉Donax canaeformis (Forst.)K. Schum.,以塊根或莖入藥。
臺灣、廣東、云南。
淡,涼。
清熱解毒,止咳定喘,消炎殺菌。主治肺結(jié)核,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高熱,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感冒,發(fā)熱,各種皮膚病。
2~4錢,水煎或干粉3~5分,開水送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戈燕(傣名)。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為竹芋科植物竹葉蕉的根莖。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生于密林陰濕處或山溝竹林邊。分布云南、廣東、臺灣等地。
亞灌木狀直立草本,高1~2米。莖具分枝,分枝基部有一舌狀苞片,長2~3厘米。葉生于分枝上部,單葉互生;卵狀長橢圓形,長10~12厘米,寬4~5厘米,全緣,光滑,羽狀脈明顯,先端有一銳尖頭,葉鞘抱莖。花成對,為頂生、疏散的圓錐花序;苞片長,2列;小苞片有腺點;萼片短,分離;花瓣狹,合生;雄蕊管圓柱狀,假雄蕊倒卵形,不相等,花瓣狀,花藥1室,生于1假雄蕊的邊緣;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胚珠1顆,花柱下部與雄蕊管合生,上部分離,鉤狀。果平滑,不開裂。
清熱解毒,止咳定喘,消炎殺菌。治肺結(jié)核,氣管、支氣管炎,哮喘,高熱。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感冒發(fā)熱,各種皮膚病。
內(nèi)服:煎湯,2~4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戈燕(傣名)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藥材基源:為竹芋科植物竹葉蕉的莖及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onax Cannaeformis (Forst.) K.Schum.[Thalia canniformis Forst]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密林陰濕處或山溝竹林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廣東、云南等地。
竹葉蕉,多年生亞灌木狀直立草本,高1-2m。莖具纖細分枝。葉生于分枝上部;單葉互生;葉柄長8-20mm,全部增厚成葉枕,初被長柔毛,圓柱形;呀鞘長達15cm;葉片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23cm,寬4-10cm,全緣,光滑,先端漸尖,基部圓或鈍;羽狀脈明顯,沿葉背中脈被長柔毛。圓錐花序纖細,長達20cm,苞片9-11枚,花后脫落,披針形至倒卵形,長2.5-3.5cm,花梗果時增粗;萼片白色,長3-3.5mm,無毛;花冠管長8-10m,裂片線形,長10-14mm,寬2-3mm;退化雄蕊長3-5cm;外輪退化雄蕊楔形,長12-14mm,寬5-6mm,硬革質(zhì)的退化雄蕊長1.5cm,淡黃色,通常微凹;兜狀的退化雄蕊具橢圓形側(cè)裂片,發(fā)育雄蕊長8mm,有一狹三角形、略長于花藥室的附屬體;花藥1室,生于1假雄蕊的邊緣;子房下位,3室。漿果干燥,污白色,直徑,1-1.5cm,內(nèi)有海綿質(zhì)的瓤。種子1-2顆,褐色,圓或扁平,皺褶,有槽。
肺經(jīng)
味淡;性涼
清熱解毒;止咳定喘。主感冒發(fā)熱;咳嗽;小兒麻疹合并肺炎;哮喘;肺結(jié)核
內(nèi)服:煎湯,6-12g;或研末,1-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戈燕[傣名]
來源竹芋科竹葉蕉Donax canaeformis (Forst.)K. Schum.,以塊根或莖入藥。
生境分布臺灣、廣東、云南。
性味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定喘,消炎殺菌。主治肺結(jié)核,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高熱,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感冒,發(fā)熱,各種皮膚病。
用法用量2~4錢,水煎或干粉3~5分,開水送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竹葉蕉拼音注音Zhú Yè Jiāo別名戈燕(傣名)。
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竹芋科植物竹葉蕉的根莖。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生于密林陰濕處或山溝竹林邊。分布云南、廣東、臺灣等地。
原形態(tài)亞灌木狀直立草本,高1~2米。莖具分枝,分枝基部有一舌狀苞片,長2~3厘米。葉生于分枝上部,單葉互生;卵狀長橢圓形,長10~12厘米,寬4~5厘米,全緣,光滑,羽狀脈明顯,先端有一銳尖頭,葉鞘抱莖。花成對,為頂生、疏散的圓錐花序;苞片長,2列;小苞片有腺點;萼片短,分離;花瓣狹,合生;雄蕊管圓柱狀,假雄蕊倒卵形,不相等,花瓣狀,花藥1室,生于1假雄蕊的邊緣;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胚珠1顆,花柱下部與雄蕊管合生,上部分離,鉤狀。果平滑,不開裂。
性味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定喘,消炎殺菌。治肺結(jié)核,氣管、支氣管炎,哮喘,高熱。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感冒發(fā)熱,各種皮膚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竹葉蕉拼音注音Zhú Yè Jiāo別名戈燕(傣名)
英文名rhizome of Canalike Dona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藥材基源:為竹芋科植物竹葉蕉的莖及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onax Cannaeformis (Forst.) K.Schum.[Thalia canniformis Forst]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密林陰濕處或山溝竹林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廣東、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竹葉蕉,多年生亞灌木狀直立草本,高1-2m。莖具纖細分枝。葉生于分枝上部;單葉互生;葉柄長8-20mm,全部增厚成葉枕,初被長柔毛,圓柱形;呀鞘長達15cm;葉片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23cm,寬4-10cm,全緣,光滑,先端漸尖,基部圓或鈍;羽狀脈明顯,沿葉背中脈被長柔毛。圓錐花序纖細,長達20cm,苞片9-11枚,花后脫落,披針形至倒卵形,長2.5-3.5cm,花梗果時增粗;萼片白色,長3-3.5mm,無毛;花冠管長8-10m,裂片線形,長10-14mm,寬2-3mm;退化雄蕊長3-5cm;外輪退化雄蕊楔形,長12-14mm,寬5-6mm,硬革質(zhì)的退化雄蕊長1.5cm,淡黃色,通常微凹;兜狀的退化雄蕊具橢圓形側(cè)裂片,發(fā)育雄蕊長8mm,有一狹三角形、略長于花藥室的附屬體;花藥1室,生于1假雄蕊的邊緣;子房下位,3室。漿果干燥,污白色,直徑,1-1.5cm,內(nèi)有海綿質(zhì)的瓤。種子1-2顆,褐色,圓或扁平,皺褶,有槽。
歸經(jīng)肺經(jīng)
性味味淡;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定喘。主感冒發(fā)熱;咳嗽;小兒麻疹合并肺炎;哮喘;肺結(jié)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研末,1-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