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花夏枯草

    拼音注音Bái Huā Xià Kū Cǎo別名

    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異葉青蘭全草。于6~7月花開時,采回全草,洗凈泥土,除去殘葉敗枝,以木棒將莖砸扁,晾干。

    生境分布

    生于田邊路旁、坡地、草原或柏樹林下。分布于青海、甘肅、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異葉青蘭,又名:白花枝子花。多年生草本,高5~40厘米。直根系。莖四棱形,直立或傾斜,多由基部分枝斜上生長,淡紫色或綠色,有倒向短毛。葉對生,有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厘米,寬O.8~1.5厘米,先端鈍,基部常為截形、心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鋸齒?;谇o頂呈穗狀,每輪通常由4~6花組成;苞片為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齒,齒先端有芒狀刺;花萼管狀,長約1厘米或過之,無毛,2唇形,5齒裂,下唇短于上唇;花冠近漏斗狀,中部以下呈管狀,長約2厘米,2唇形,下唇較短,3裂,中裂片有塊刻,白色、談綠色,上唇稍帶粉紅;雄蕊4,略出于花冠外。小堅果4,黑色,三棱形,稍扁,長2.5毫米,上端截形,下端略銳?;ㄆ?~7月。

    藥理作用

    小鼠口服酸醇提取物1.6克/公斤,有止咳(氨水噴霧引咳法)和祛痰(酚紅法)作用,但無平喘作用(豚鼠組織胺噴霧法)。與全葉青蘭一樣有抑菌作用。

    性味

    ①《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苦辛,寒。"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辛,寒。"

    功能主治

    平肝,清熱。治高血壓,淋巴結炎,肺熱咳嗽。

    ①《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火,散郁結。"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清熱。治黃疸性發(fā)燒,熱性病頭痛,眼翳。"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4錢;或入散劑。

    復方

    ①治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炎:白花夏枯草四錢,元參三錢,牡蠣五錢,象貝母三錢。水煎服。

    ②治高血壓:白花夏枯草三錢,鉤藤四錢,生白芍三錢,決明子四錢。水煎服。

    ③甲狀膿腫大:白花夏枯草四錢,海藻五錢,昆布五錢,龍膽草五錢,炒麥芽五錢。共研細末,每服二錢,一日二次,白開水送下。(選方出《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異葉青蘭水煎服,日服2次,每次3錢。臨床觀察788例,顯效率74.61%,有效率93.66%。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來源夾竹桃科催吐蘿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莖皮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堿,治高血壓;并可提制嘔吐、下瀉藥物。莖皮:可治高熱,消化不良,疥癬。乳......
  • 拼音注音Chōnɡ Tiān Sǎn別名蜈蚣草、泥鰍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V.pinnataL.var.chaeroph......
  • 《全國中草藥匯編》:沖天果別名鬧魚藤、沖天子、毒魚藤來源豆科沖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葉、果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辛,涼。有大毒。功能主治消腫拔毒,止癢。治禿頂:煎水外洗。瘡癤紅腫,異物入肉......
  • 拼音注音Chū Shān Hǔ別名邊耳草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愛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eophila herbacea (L.) 0.Kuntze[G.reniformisD.Den]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生......
  • 拼音注音Cì Sān Jiǎ別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藥性備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嶺南采藥錄》),刺三加、苦刺頭(《貴州民間藥物》),三甲皮(《四川中藥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廣西藥植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