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神灸經(jīng)綸》 手足癥治

    作者: 吳亦鼎

    肩臂冷痛凡人肩臂冷痛者每遇風寒肩上多冷或日須熱手撫摩夜須多被擁蓋庶可支持此以陽氣不足氣血衰弱而然若不預為之治恐中風不遂等癥由此而成也須灸肩二穴方免此患蓋肩系兩手之安否環(huán)跳系兩足之安否此不可不灸輕者七壯風寒甚者十四壯或分二三次報之但不可過多恐臂細也若灸環(huán)跳則四五十壯無害又法灸膏肓肩井臂痛不舉肩井肩曲池淵液曲澤(臂肘掣痛)后溪(項強肘痛)大淵(手腕痛)陽谷(手膊痛)手臂紅腫液門中渚受濕手足拘攣曲池尺澤腕骨外關(guān)中渚五虎(在手食指無名指背間本節(jié)前骨尖上各一穴握拳取之主治手指拘攣)臂腕五指疼痛腕骨支正四肢麻戰(zhàn)蜷攣中渚五痹曲池外關(guān)合谷中渚膏肓肩井肩上中下三部痹痛足三里冷痹陽陵泉足痹不仁腰俞懸鐘(濕痹趾疼同治)手背癰毒中渚渾身瘙癢麻痹風市懸鐘腿叉風腎俞環(huán)跳陽陵泉懸鐘昆侖膝風腫痛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太沖昆侖足發(fā)熱涌泉然谷膝脛冷痛曲泉厲兌膝臏腫痛厲兌此穴合隱白治夢魔香港腳忽覺有蟲自足心行至腰中即暈絕久方蘇醒此真香港腳也初覺即宜灸足三里懸鐘絕谷風市肩井陽陵泉陽輔昆侖照海太沖白虎歷節(jié)風風市此穴在膝上七寸外側(cè)兩筋間又法令正身平立直隨兩手著腿當中指頭盡處陷中是穴(灸三五壯)玉龍兼陰市能治腳膝乏力兩足轉(zhuǎn)筋陽陵泉承山邱墟三陰交照海腳踝(內(nèi)筋急灸內(nèi)踝四十壯外筋急灸外踝四十壯)腿膝冷痹鶴膝風陽陵泉環(huán)跳風市濕痛兩腿瘡癢血海寒濕筋攣疼痛環(huán)跳風市痿癥涌泉陰谷陽輔足內(nèi)廉腫痛肩井三陰交大敦足腕腫痛解溪邱墟寒濕腳瘡取足跗上三寸許足腕正中陷處是穴灸七壯神效此穴當即是解溪穴照海手足逆冷大都仆傷肘背痛肩井陽池足腫不得履地昆侖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陳三山
  • 本草著作?!队褲O齋醫(yī)話》叢書之第六種。1卷。清黃凱鈞(退庵)撰??诩螒c七年(1812年)。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不分部類,大致按植物、礦物、動物為序排列。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所附個人經(jīng)驗,每出新意,甚切實用?,F(xiàn)存初刊本及《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