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毛脈柳葉菜

    《全國中草藥匯編》:毛脈柳葉菜別名

    興安柳葉菜

    來源

    柳葉菜科柳葉菜屬植物毛脈柳葉菜Epilobium amurense Hausskn.,以全草入藥。秋季采,曬干,生用。

    性味

    苦、澀,溫。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止痢。用于腸炎痢疾,月經(jīng)過多,白帶。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毛脈柳葉菜拼音注音Máo Mài Liǔ Yè Cài別名

    柳葉菜、興安柳葉菜、小柳葉菜、水澤蘭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柳葉菜科植物毛脈柳葉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pilobium amurense Hausskn.[E,laetum WALL.ex Hausskn.]

    采收和儲藏:7-8月割取全草,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900-3400m的林緣、灌叢、草地、溝邊沼澤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西南及臺灣、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毛脈柳葉菜 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細,斜升,棕黃色,密生多數(shù)細根;莖具2條細棱,棱上密生曲柔毛,其余近無毛。葉上部互生,無柄,下部對生,具短柄;葉征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6cm,寬1-2.5cm,邊緣具不規(guī)則淺細鋸齒,兩面脈上被短柔毛。花兩性,單朵腋生,通常粉紅色,長4-6mm;花萼裂片4,長3-4mm,外被短毛;花瓣4,倒卵形,先端凹缺,長4-6mm;雄蕊8,4長4短;子房下位,被曲柔毛,柱頭頭狀,長寬各1-1.2mm,基部為長約3mm的花柱。蒴果細長圓柱形,長5-7cm,散生長柔毛;種子多數(shù),黃褐色,近長圓柱形,長5-7cm,散生長柔毛;種子多數(shù),黃褐色,近長圓形,長約1mm,具小乳突,先端有污白色簇毛?;ㄆ?-9月。

    性味

    味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

    收斂固脫。主月經(jīng)過多;帶下赤白;久?。痪脼a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霸王七拼音注音Bà Wánɡ Qī別名萬年炦、炦七。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風(fēng)仙花的塊根。9~12月間采挖,除去須根,曬干。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野鳳仙花“條。性狀干燥塊根呈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長約2~4厘米,相約1......
  • 《中藥大辭典》:霸王根拼音注音Bà Wánɡ Gēn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春、秋采挖,曬干。用時切段。生境分布生于荒漠地帶砂礫質(zhì)河流階地、低山山坡、碎石低丘和干河床。分布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原......
  • 《全國中草藥匯編》: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刺金剛、金剛纂來源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以全草(乳汁)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澀,平。有毒。注意毒性劇烈,用時宜慎。功能主治祛風(fēng)消......
  •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鞭葉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
  • 《全國中草藥匯編》:鞭葉鐵線蕨拼音注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別名巖虱子、有尾鐵線蕨、過山龍來源蕨類鐵線蕨科鞭葉鐵線蕨Adiantum caudatum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長江流域及東南、西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