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證治裁》 驚恐脈案

    作者: 林佩琴

    貢氏 驚悸恍惚,不饑不食不寐,脈虛促。病因怒恐而得,膽火上冒則頭眩心忡,胸脘刺痛,氣結,呵欠怯冷,倏煩熱多驚,皆陽越失鎮(zhèn),服藥鮮效,總由治失其要。先鎮(zhèn)浮陽,再議和陰。牡蠣、龍骨(俱 研二錢)、磁石(一錢)、柏子仁、連翹心(各五分)、茯神、生棗仁(各二錢)、三服癥象大減,改用羚羊角(六分)、嫩桑葉(三錢)、熟地、棗仁、茯神、白芍(各二錢)、小麥(一合)、麥冬、半夏(各錢半),數(shù)服能寐思食矣。

    族女 產(chǎn)后心虛善恐,見聞錯妄,此由肝膽怯也。用酸棗仁湯養(yǎng)陰血。棗仁、潞參、當歸、茯神、熟地、遠志、蓮子、炙草。服稍定,時恍惚,不思食,去熟地,加竹茹、菖蒲。服漸瘳。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