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絳梨木

    拼音注音Jiànɡ Lí Mù別名

    叫梨子、烏槎子、絳耳木、叫鈴子、牛筋刺、鹿角刺、烏苕子刺、黑龍須

    來源

    鼠李科鼠李屬植物薄葉鼠李Rhamnus leptophyllus Schneid.,以果實入藥。秋末冬初采挖,曬干;秋季果實成熟后采摘,曬干。

    性味

    苦、辛,平。

    注意

    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消食順氣,活血祛瘀。用于食積腹脹,食欲不振,胃痛,噯氣,跌打損傷,痛經(jīng)。

    用法用量

    根0.5~1兩;果0.5~1.5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刺玫花拼音注音Cì Méi Huā出處《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功能主治治月經(jīng)過多。用法用量刺玫花3~6朵,煎水服。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刺玫花拼音注音Cì Méi Huā英文名Flower......
  • 別名乳蠶、小刺瓜、野苦瓜來源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刺瓜Cynan chum corymbosum Wight [Cyathella corymbosa (Wight) Tsiang et Zhang],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曬干。性味甘、淡,平......
  • 《中藥大辭典》:刺瓜米草拼音注音Cì Guā Mǐ Cǎo別名刺梭羅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陰山巖縫。分布云南、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灌木,莖枝均具針刺。葉互生,硬革質(zhì),有柄,葉片長橢圓形,長1.2~2......
  • 拼音注音Cì Gài Cǎo別名大刺蓋出處《四川常用中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羅平薊的根。秋季采根,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路旁草叢中向陽處。分布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1.5米。根粗壯,須根白色。莖直立,具明顯縱棱槽,疏生卷曲的細柔毛。葉互......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石榴拼音注音Cì Shí Liu別名山石榴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峨眉薔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藥。果成熟時采,去果柄及宿萼,曬干。性味微酸、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