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虎加人參湯

    組成

    知母六兩(9克)、石膏一斤(30克)、甘草二兩(3克)、粳米六合(15克)、人參三兩(10克)。

    用法

    水煎成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功效

    清熱,益氣,生津。

    主治

    陽明熱證氣津兩傷,大熱,大汗,煩渴,脈大無力;以及暑病發(fā)熱,津氣兩傷,癥見汗出背微惡寒,身熱而渴等。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發(fā)熱等病癥。

    1.糖尿病:在飲食和運動療法的基礎(chǔ)上,應(yīng)用本方治療30例。觀察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水平。結(jié)果:表明白虎加人參湯重用石膏治療2型糖尿病證屬氣陰兩虛,燥熱偏盛型降糖效果更為理想。(《實用糖尿病雜志》2014年第2期)

    2.發(fā)熱:以本方治療顱腦外傷引起的中樞性高熱,療效評定以服藥后每日體溫維持在37.6~38.5℃之間為有效。治療后總有效率99%。(《中醫(yī)研究》1999年第1期)

    方解

    本方為白虎湯加人參三兩,白虎解熱,人參生津,主要用冶陽明經(jīng)證氣津兩傷之證。臨床應(yīng)用以發(fā)熱、煩渴、脈大而無力為辨證要點。

    現(xiàn)代研究

    研究表明白虎加人參湯具有解熱、降低血糖、增強(qiáng)免疫、保護(hù)心肌、抗炎抑敏作用。該方在內(nèi)科、腫瘤科、婦科、皮膚科等疾病的治療方面取得了較好療效。特別對腫瘤和不同病因所致的發(fā)熱、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多種皮膚炎性疾病等具有顯著的作用。

    方歌

    服桂渴煩大汗傾,液亡肌腠涸陽明。膏斤知六參三兩,二草六粳米熟成。

    摘錄漢·《傷寒論》
更多中藥材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四:艾膠湯處方熟艾(炒)1兩,阿膠(炙燥)1兩,蔥1兩。制法上(口父)咀,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動不安。用法用量每服以水3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四《驗方新編》卷九:艾膠湯處方阿膠(炒)1錢,熟地1錢,......
  • 處方艾葉1斤,蒼術(shù)4兩,香附子4兩,吳茱萸4兩,橘皮4兩。制法上用米醋5升,慢火煮至醋干為度,曬干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婦人子宮久冷,赤白帶下。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淡醋湯送下。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三一......
  •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處方白艾葉(細(xì)銼末,醋半盞同煮,醋盡為度)半兩,當(dāng)歸(去蘆,酒浸)半兩,赤芍藥半兩,吳茱萸(湯泡7次,炒)半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天雄(炮,去皮臍,銼,再炒)半兩,沒藥(別研)半兩,蓽茇半兩,木香(不見火......
  • 別名艾葉回陽散處方硫黃5錢,雄黃5錢,艾茸1斤。功能主治陰瘡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葉回陽散(《古方匯精》卷二)。摘錄《金鑒》卷六十二......
  • 處方生艾蒿數(shù)升。功能主治食諸肉骨哽。用法用量水、酒共1斗,煮取3-4升,稍稍飲之。摘錄方出《外臺》卷八引《肘后方》,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