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炮)十枚
右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集解】
李□曰:緩急者,或緩而痛暫止,或急而痛。復(fù)作也。薏苡仁入肺利氣,附子溫中行陽,為散服,則其效更速矣。
魏荔彤曰:薏苡下氣寬胸,附子溫中散邪,為邪盛甚而陽微亦甚者立法也。
□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姜湯亦主之。
【注】
胸痹胸中急痛,胸痹之重者也;胸中氣塞,胸痹之輕者也。胸為氣海,一有其隙,若陽邪干之則化火,火性氣開不大病痹也。若陰邪干之則化水,水性氣闔,故令胸中氣塞短氣,不足以息,而為胸痹也。水盛氣者,則息促,主以茯苓杏仁甘草湯,以利其水,水利則氣順矣。氣盛水者,則痞塞,主以橘枳實(shí)生姜湯,以開其氣,氣開則痹通矣。
【集注】
沈明宗曰:邪氣阻塞胸膈,肺氣不得往來流利,則胸中氣塞短氣,方用杏仁使肺氣下通,以茯苓導(dǎo)引濕下行,甘草和中,俾邪去則痹開而氣不短矣,然胸痹乃胸中氣塞,土濕寒濁陰氣以挾外邪上逆所致,故橘、枳、生姜善于散邪下濁,所以亦主之。
魏荔彤曰:此證乃邪實(shí)而正不甚虛,陽微而陰不甚盛。蓋痹則氣必塞,氣塞則必短氣,前言之矣。今開降其氣,而諸證自除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炮)十枚
右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集解】
李□曰:緩急者,或緩而痛暫止,或急而痛。復(fù)作也。薏苡仁入肺利氣,附子溫中行陽,為散服,則其效更速矣。
魏荔彤曰:薏苡下氣寬胸,附子溫中散邪,為邪盛甚而陽微亦甚者立法也。
□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姜湯亦主之。
【注】
胸痹胸中急痛,胸痹之重者也;胸中氣塞,胸痹之輕者也。胸為氣海,一有其隙,若陽邪干之則化火,火性氣開不大病痹也。若陰邪干之則化水,水性氣闔,故令胸中氣塞短氣,不足以息,而為胸痹也。水盛氣者,則息促,主以茯苓杏仁甘草湯,以利其水,水利則氣順矣。氣盛水者,則痞塞,主以橘枳實(shí)生姜湯,以開其氣,氣開則痹通矣。
【集注】
沈明宗曰:邪氣阻塞胸膈,肺氣不得往來流利,則胸中氣塞短氣,方用杏仁使肺氣下通,以茯苓導(dǎo)引濕下行,甘草和中,俾邪去則痹開而氣不短矣,然胸痹乃胸中氣塞,土濕寒濁陰氣以挾外邪上逆所致,故橘、枳、生姜善于散邪下濁,所以亦主之。
魏荔彤曰:此證乃邪實(shí)而正不甚虛,陽微而陰不甚盛。蓋痹則氣必塞,氣塞則必短氣,前言之矣。今開降其氣,而諸證自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