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神丹

    《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二引《煙霞圣效方》:黑神丹處方

    蕎面6錢,川大黃1兩,檳榔1對(揀尖用),細墨4錢半。

    制法

    上為細末,用冷水和成,分作13-15丸,用文武炭輕火燒動。

    功能主治

    遠年近日酒食積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如服藥人,住食1日,臨臥,醋半盞浸藥如泥,研如面糊相似,先吃一口醋,如服藥后,又一口醋送下。

    注意

    但服白粥2-3日,忌生硬物。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二引《煙霞圣效方》《奇效良方》卷五十三:黑神丹處方

    訶子4個(炒),黑牽牛(生)半兩,巴戟(炒)半兩,甘遂3錢,赤小豆(生)49粒。

    制法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大麻風。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加至15丸,用薄荷湯送下,不拘時候,次用水膏藥。

    摘錄《奇效良方》卷五十三《御藥院方》卷十一:黑神丹處方

    黑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天麻(去蘆頭)半兩,天南星(炮裂)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半夏(漿水煮,焙干)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干姜(炮)半兩,草烏頭2兩(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炒黃色)半兩,麝香(去毛,細研)1兩,天雄2兩(慢火上炙熱,好酒內(nèi)蘸,如此7返,令折藥力,更用童便內(nèi)蘸7返,撅一坑子約深5寸,先用熱火坑內(nèi)炙干,去火,坑內(nèi)灑酒約半升,天雄在內(nèi),瓷碗蓋定,周圍泥了,不教漏氣,冷定取出用之)。

    制法

    上各修制,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產(chǎn)后大發(fā)熱,消渴不止,煩躁不休,或汗病后胃脘硬、愛水者。

    用法用量

    發(fā)熱、渴,用蜜水化服;欲出汗,熱酒化服;汗病后胃脘硬,愛水,依前用蜜水化服1丸。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一《楊氏家藏方》卷二:黑神丹處方

    天麻(去蘆)1兩,蔓荊子1兩,川芎1兩,防風(去蘆頭)7錢,藁本(去土)7錢,白茯苓(去皮)7錢,細辛3錢半(去葉土),川鳥頭2錢半(炮,去皮臍尖),牛膝(酒浸1宿)3錢,荊芥穗3錢,甘草(銼,炒)3錢,香白芷1兩3分,赤芍藥1兩3分,白僵蠶(炒去絲嘴)4錢,細松煙墨(燒,醋淬)4錢。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

    一切風氣上攻,口眼不正,肌肉瞤動;偏正頭疼,頭風。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溫酒送下;荊芥湯亦得,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桂枝1錢,桃仁1錢,延胡1錢,木通1錢,大黃1錢,烏頭8分,丹皮8分,牽牛子(別末)8分。功能主治疝氣。用法用量水煎,臨用點牽牛子末服。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五引福井氏方......
  • 別名知母湯處方知母(焙)3分,芍藥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柴胡(去苗)3分,澤瀉3分,石膏1兩半,黃芩(去黑心)半兩,甘草(炙)半兩。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傷寒數(shù)日不解,心躁煩亂,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大渴喘乏。用法用量知母湯(《普濟方......
  • 處方當歸、地黃、荊芥、防風、石膏、升麻、玄參、丹皮。功能主治面腫連齒痛,出血。摘錄《證治寶鑒》卷十......
  • 處方紫菀2兩,細辛2兩,甘草(炙)2兩,款冬花3兩,桂心1兩,牡蠣1兩,豉1兩,竹葉1把。功能主治小兒逆氣而喘,久嗽傷肺。用法用量水7升,煮2升,五歲服5合。不知加。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嬰孺方》......
  • 處方熟地、丹皮、棗皮、茯苓、山藥、澤瀉、黃柏、知母、龍膽草。功能主治疝氣,水衰火蔽,脾氣尚強,谷食未減者。各家論述此方用丹溪滋陰八味以養(yǎng)腎水,復以膽草直瀉厥陰邪火,所謂諸痛屬火是也。摘錄《證因方論集要》卷四引黃錦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