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母豬菜

    拼音注音Mǔ Zhū Cài別名

    五葉藤、五龍草、五爪金龍。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細葉烏蘞莓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yratia tenuifolia(Wight et Arn.)Gagnep.[Vitis tenufolia Wight et Ar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切片、切碎,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的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態(tài)

    細葉烏蘞莓 攀援藤本,常攀附于其他植物上。莖上有槽紋;卷須與葉對生。指狀復葉互生;小葉3-5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聚傘花序腋生;花黃綠色,漿果黑色。

    性味

    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解毒消腫。主腎炎水腫;肝熱目赤;癰腫瘡毒;跌打;蛇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鮮品倍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菝葜葉拼音注音Bá Qiā Yè出處《日華子本草》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葉片。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菝葜“條?;瘜W成分葉含蕓香甙。性味《履巉巖本草》:“溫,無毒?!肮δ苤髦沃物L腫,瘡癤,腫毒,臁瘡,燙傷。①《日華子本草》:“治風......
  • 《全國中草藥匯編》:菠菜拼音注音Bō Cài來源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全國各地栽培。性味甘,涼。功能主治滋陰平肝,止咳潤腸。主治高血壓,頭痛,目眩,風火赤眼,糖尿病,便秘。用法用量鮮品2~4兩......
  • 《中藥大辭典》:菠菜子拼音注音Bō Cài Zǐ別名刺蒺藜(《滇南本草》)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實?;瘜W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蘇糖。歸經(jīng)入脾、肺二經(jīng)。性味性微溫,味微辛甜。功能主治祛風明目,開通關竅,利腸胃。(性味以下出《滇......
  • 拼音注音Bō Luó Gēn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鳳梨科植物鳳梨的根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co-mosa L.;A.sativus Schult.et Schult.f]采......
  • 拼音注音Bō Luó Pí別名波羅、番婁子、露兜子、地菠蘿、草菠蘿出處本品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以露兜子為名。云:“露兜子產(chǎn)廣東,一名波羅,生山野間,實如蘿卜,上生葉一簇,尖長深齒,味、色、香具佳……又名番婁子,形如蘭,葉密長大,抽莖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