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臣曰:有聲有痰為咳,有聲無痰為嗽。士材謂有九種,景岳謂只二端,兩公所論不虛,九種實(shí)有之,二端亦備治。余謂外感當(dāng)辨風(fēng)寒、燥熱,內(nèi)傷宜分虛實(shí)、陰陽。風(fēng)寒宜宣散,燥熱宜清降,陰虛宜潤肺滋水,陽虛宜溫補(bǔ)脾肺。惟虛勞失血,咳嗽最多,藥宜輕清之品。陰虛者,養(yǎng)陰疏散;陽虛者,扶陽疏散。藥不盡劑,中病即已。
傷風(fēng)咳嗽,人參敗毒散,或杏蘇飲:杏仁、紫蘇、前胡、黃芩、麥冬、桑皮、陳皮、浙貝、枳殼、桔梗、甘草、生姜。
傷寒咳嗽,華蓋散:麻黃、杏仁、茯苓、陳皮、桑皮、前胡、蘇子、桔梗、甘草、生姜?;蛱K陳九寶湯:紫蘇、陳皮、桑皮、腹皮、麻黃、杏仁、薄荷、薄桂、甘草、生姜。
有火咳嗽,涼肺湯:黃芩、花粉、麥冬、炒梔、陳皮、貝母、枳殼、桔梗、甘草、燈心,或芩連二陳湯加炒梔、桔梗。
燥熱咳嗽,清肺湯:二母、二冬、桑皮、陳皮、甘草。燥甚,加蔞霜;
痰多加半夏?;蚨?、二冬、阿膠、百合、貝母、桑皮、桔梗、甘草。
陽虛晝咳,六君子湯加炮姜?;蜓a(bǔ)中湯加苓、夏、姜、桂。
陰虛夜咳,金水六君煎加胡桃、枇杷葉?;蛄锻杓育斈z、牛膝、五味。
干咳無痰,桔梗湯:桔梗、前胡、黃芩、炒梔、香附、二母。或歸地六君加前胡、杏仁、桔梗。
肺痿咳嗽,玉竹、生地、沙參、二冬、二母、紫苑?;蛏亍Ⅺ湺?、二母、紫苑、百部、桔梗、甘草。
肺癰咳嗽,貝母、生地、白芨、紫苑、茜根、連翹、銀花、甘草。或銀花、甘草、黃蠟、豬油各四兩,煎去渣切片服。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清臣曰:有聲有痰為咳,有聲無痰為嗽。士材謂有九種,景岳謂只二端,兩公所論不虛,九種實(shí)有之,二端亦備治。余謂外感當(dāng)辨風(fēng)寒、燥熱,內(nèi)傷宜分虛實(shí)、陰陽。風(fēng)寒宜宣散,燥熱宜清降,陰虛宜潤肺滋水,陽虛宜溫補(bǔ)脾肺。惟虛勞失血,咳嗽最多,藥宜輕清之品。陰虛者,養(yǎng)陰疏散;陽虛者,扶陽疏散。藥不盡劑,中病即已。
傷風(fēng)咳嗽,人參敗毒散,或杏蘇飲:杏仁、紫蘇、前胡、黃芩、麥冬、桑皮、陳皮、浙貝、枳殼、桔梗、甘草、生姜。
傷寒咳嗽,華蓋散:麻黃、杏仁、茯苓、陳皮、桑皮、前胡、蘇子、桔梗、甘草、生姜?;蛱K陳九寶湯:紫蘇、陳皮、桑皮、腹皮、麻黃、杏仁、薄荷、薄桂、甘草、生姜。
有火咳嗽,涼肺湯:黃芩、花粉、麥冬、炒梔、陳皮、貝母、枳殼、桔梗、甘草、燈心,或芩連二陳湯加炒梔、桔梗。
燥熱咳嗽,清肺湯:二母、二冬、桑皮、陳皮、甘草。燥甚,加蔞霜;
痰多加半夏?;蚨?、二冬、阿膠、百合、貝母、桑皮、桔梗、甘草。
陽虛晝咳,六君子湯加炮姜?;蜓a(bǔ)中湯加苓、夏、姜、桂。
陰虛夜咳,金水六君煎加胡桃、枇杷葉?;蛄锻杓育斈z、牛膝、五味。
干咳無痰,桔梗湯:桔梗、前胡、黃芩、炒梔、香附、二母。或歸地六君加前胡、杏仁、桔梗。
肺痿咳嗽,玉竹、生地、沙參、二冬、二母、紫苑?;蛏亍Ⅺ湺?、二母、紫苑、百部、桔梗、甘草。
肺癰咳嗽,貝母、生地、白芨、紫苑、茜根、連翹、銀花、甘草。或銀花、甘草、黃蠟、豬油各四兩,煎去渣切片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