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麥門冬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甘,平、微寒,無毒。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身重、目黃,心下支滿,虛勞客熱,口干燥渴,止嘔吐,愈痿蹶,強陰益精,消谷調中,保神,定肺氣,安五臟,令人肥健,美顏色,有子。久服輕身、不老、不饑。秦名羊韭,齊名愛韭,楚名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糧。葉如韭,冬夏長生。生函谷川谷及堤 肥土石間久廢處。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陰干。

    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 。函谷,即秦關。而麥門冬異于羊韭之名矣。處處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實如青珠,根似 麥,故謂麥門冬,以肥大者為好。用之湯澤抽去心,不爾令人煩,斷谷家為要。二門冬潤時并重,既燥即輕,一斤減四、五兩爾。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