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 笑林廣記(又名《新鐫笑林廣記》)版本: 清乾隆五十六(1791)年三德堂刋本。十二卷。作者: 題“游戲主人纂集”,“粲然居士參訂”。內(nèi)容: 據(jù)周作人《苦茶庵笑話選》(北新版)考證,本書內(nèi)容是從馮夢龍《笑府》丶李卓吾《笑倒》丶石天基《笑得好》另等書中選輯出來的。
==============================================================================
中國有笑話書的歷史由來己久,但集大成者可說非《笑林廣記》莫屬。此書是清代署名「游戲主人」收集而成。《笑林廣記》可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笑話集,語言風趣,文字簡練雋秀,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成熟。此書分十二部,每部皆有其獨特主題。一古艷(官職科名等)、二腐流、三術(shù)業(yè)、四形體、五殊稟(癡呆善忘等)、六閨風、七世諱(幫閒娼優(yōu)等)、八僧道、九貪吝、十貧窶、十一譏刺、十二謬誤。而這種分類的方式並非絕對的,只是為了整理並將搜集到的資料加以歸類罷了。
《笑林廣記》其素材,多取自明清笑話集,或編者自行撰稿。在形式上,以短小精悍者為主。與時下普遍的數(shù)百字至千字左右的作品相較,更為少見與一般笑話書略有不同。全書對於蕓蕓眾生裡常見的貪淫、鄙吝、虛偽、昏昧、失言、懼內(nèi)等現(xiàn)象,多所嘲諷。對於某些生理有缺陷者,也不忘挖苦戲弄。整體而言,雖難免有不夠厚道之譏,但其題材為各種人、事、物之現(xiàn)象,因此具有扣緊社會脈動,呈顯民間風俗的功能,故頗能反映世情,振龔發(fā)瞶,值得玩味。書中雖偶有涉及黃色笑話,但皆樂而不淫,聊博一粲而已。除此以外,此書對世態(tài)人情亦之譏諷,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特別在現(xiàn)今這個社會裡,生活緊張、壓力煩重,若多看些有趣的笑話,令人生多一些歡笑,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晉秘史(又名《東西兩晉志傳》)
版本:明萬歷四十(1612)年周氏大業(yè)堂刋本。十二卷。本網(wǎng)僅錄西晉卷之一丶西晉卷之二丶西晉卷之三與西晉卷之四前十九回,計一百回。
作者:楊爾增,字圣魯,號雉衡山人,浙江錢塘人。
內(nèi)容:簡略敘述兩晉歷史。本書據(jù)史料及講史資料改編而成。
- 據(jù) 此 書〈無 聲 戲 序 言〉,《 無 聲 戲》 為 清 代 李 漁 所 撰。 李 漁 (1611-1680), 原 名 仙 侶, 字 笠 鴻、 謫 凡, 號 笠 翁, 別 署 覺 世 稗 官、 笠 道 人、 隨 庵 主 人、 新 亭 樵 客、 湖 上 笠 翁 等。 李 漁 將 這 部 小 說 命 名 為《 無 聲 戲》, 是 因 為 小 說 與 戲 曲 具 有 同 等 的 社 會 功 能 與 創(chuàng) 作 地 位, 小 說 也 是 戲 文, 只 是 不 能 演 唱,“ 無 聲” 而 已?!?無 聲 戲》 刊 刻 后 頗 為 風 行, 所 以 李 漁 又 作《 無 聲 戲 二 集》。 后 者 有 一 篇 提 起 了 張 縉 彥 因 李 自 成 攻 破 北 京, 為 此 殉 節(jié), 但 終 獲 救, 而 稱 張 為“ 不 死 英 雄”。 李 漁 的 這 兩 部 小 說 集 便 成 了 禁 書。 李 漁 托 友 人 杜 碮 加 以 篩 選, 編 成《 無 聲 戲 合 集》, 又 稱《 無 聲 戲 合 選》。 張 縉 彥 事 發(fā), 不 但《 無 聲 戲》 與《無 聲 戲 二 集》 不 能 出 版、 流 通,《 無 聲 戲 合 集》 也 只 得 改 成《 連 城 璧》 才 能 面 世。據(jù)《 中 國 古 代 小 說 百 科 全 書》該 詞 目 的 作 者 石 昌 渝,“馬 隅 卿 藏《 無 聲 戲 合 集》 殘 本,第 1 篇 第 3 頁 版 心 上 有“ 無 聲 戲 一 集” 字 樣。 現(xiàn) 存 的 合 集 僅 有 馬 氏 所 藏 殘 本, 目 次 已 佚。 日 本 尊 經(jīng) 閣 文 庫 藏 偽 齋 主 人 序 刊 本 為 12 回, 為 順 治 寫 刻 本?!贝?本 便 是 根 據(jù) 這 一 海 內(nèi) 外 孤 本, 日 本 尊 經(jīng) 閣 本 整 理 的。 書 有 偽 齋 主 人 序, 每 回 有 杜 碮 眉 批 和 回 末 總 評。據(jù) 石 昌 渝 說“《 無 聲 戲》 一、 二 集 現(xiàn) 存 18 篇 作 品 在 題 材 上 繼 承 了 話 本 小 說 的 傳 統(tǒng), 寫 的 都 是 俗 人 俗 事。 其 作 品 在 題 材 上 不 作 依 傍, 均 為 李 漁 自 創(chuàng), 可 以 自 由 地 馳 騁 作 家 的 想 象, 故 構(gòu) 思 巧 妙, 情 節(jié) 引 入, 善 于 設(shè) 置 懸 念, 利 用 懸 念 和 解 決 懸 念, 出 奇 不 意, 結(jié) 局 卻 又 在 情 理 之 中。 然 而 同 時 也 帶 來 作 品 的 缺 點, 追 求 設(shè) 奇 而 忽 視 細 節(jié) 之 描 寫, 說 教 也 過 多?!薄?
此 本 有 序, 為 偽 齋 主 人 所 作,覺 世 稗 官 編 次, 睡 鄉(xiāng) 祭 酒 批 評; 有 眉 批。 據(jù) 此 本〈點 校 說 明〉,《 無 聲 戲》 為 李 漁 第 1 次 移 家 杭 州 時 所 作。 當 時 是 分 初 集、2 集 兩 次 梓 行 的, 時 間 大 約 在 順 治 13 年 (1656) 前 后。2 集 已 佚, 散 見 于 后 出 的 合 刻 本 或 選 刻 本 之 中。 李 漁 在 友 人 杜 碮 的 幫 助 下, 刻 印 了《 無 聲 戲 合 集》, 時 間 約 在 順 治 末、 康 熙 初。
- 三遂平妖傳(全稱《北宋三遂平妖傳》,又名《新平妖傳》)版本:明代小說。分兩種。一為四卷廿回 ,題東原羅貫中編次;一為不分卷四十回 ,題宋東原羅貫中編,明隴西張元咎校。本書為二十回 。作者:題“東原羅貫中編次”。
內(nèi)容:書演北宋時王則起義于貝州一事,故事在南宋時已在民間流傳。推測羅貫中搜集有關(guān)起義史料、民間傳說,加工整理而成此書。
==============================================================================
《三遂平妖傳》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可謂神摩小說這一影響巨大的小說流派的先聲。
小說講述的中心事件,是宋代的王則起義,羅貫中根據(jù)歷史事實的民間傳說、以及市井流傳的話本進行整理,編成《三遂平妖傳》。到了萬歷年間,著名的通俗文學(xué)家馮夢龍從長安城購得羅貫中的二十回本,親自改編增補,廣泛吸收民間的妖異故事,以豐富小說的內(nèi)容,編成《新平妖傳》。
《三遂平妖傳》多寫人間妖異事件,少談方外神仙鬼怪。我們在書中看到的不是天宮地府,而是活生生的社會,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許多元明時代的風俗人情。小說中的人物不是冰冷無趣的神仙鬼怪,而血肉豐滿、充滿人情味的活人,他們的喜怒哀樂與常人并無不同,只不過在必要的時候才施展一下法術(shù)。
小說繼承了宋元以來說話人的敘事技巧,行文跳脫活潑,揮灑自如,具有濃郁的市井氣息,極富表現(xiàn)力。
- 罌粟花(又名《鸚粟花》、《通商原委演義》)
版本:光緒三十三(1907)年自印本。二十五回 。
作者:題“元和觀我齋主人著”。
內(nèi)容:敘述林則徐禁煙、英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中國失敗簽下南京條約的始末。本書二集未見。
- 王通,字仲淹,生干隋文帝開皇四年( 584年),卒于隋煬帝大業(yè)十三年( 617年)。隋河?xùn)|郡龍門縣通化鎮(zhèn)(今山西省萬榮縣通化鄉(xiāng))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門弟子私謚為“文中子”。
王通好自求名,模仿孔子作《續(xù)六經(jīng)》,在河汾講學(xué)時,便以“王孔子”自詡。這樣一個華而不實的人,他的《續(xù)六經(jīng)》自然不會有什么學(xué)術(shù)價值,所以在唐代就大多散失無存了。今存《元經(jīng)》一書,題王通撰,薛收傳,阮逸注,實出于偽造,前入辨之已明。
今天研究王通的思想,主要依靠《中說》一書?!吨姓f》一書,有人疑其為偽作,但大多數(shù)學(xué)者認為,此書雖非王通所作,但其原本是王通門弟子姚義、薛收匯編而成的,大體上是弟子們對其師言行的回憶和追錄。不過,此書到了王通之子王福寺手里后,福寺對其重新分類編排,在這個過程中,加進了許多吹噓王通的不實之詞,以至后人疑其為偽作。其實,《中說》還是有一定價值的,朱熹就講過:“《中說》一書如子弟記他言行,也煞有好處。雖云其中是后人假托,不會假得許多,須具有個人坯模,如此方裝點得成?!边@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中說》所反映的王通思想,還是有許多可貴之處的。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復(fù)王道政治為目標,倡導(dǎo)實行“仁政”,主張“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有進步性;在哲學(xué)上,王通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圍繞“天人”關(guān)系這個核心,闡述了他關(guān)于自然觀、發(fā)展現(xiàn)、認識論和歷史觀等方面的思想,表現(xiàn)了樸素唯物主義的傾向和主變思想,在文學(xué)上,王通論文主理,論詩主政教之用,論文辭主約、達、典、則,主張改革文風。這些都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 《史記》在我國比較廣泛地傳播流行,大約是在東漢中期以后。它成為司馬遷著作的專稱,也開始于這個時候。在這以前,《史記》都稱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和簡稱“太史公”。據(jù)現(xiàn)知材料考證,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寫的《東海廟碑》。到唐朝時候,由于古文運動的興起,文人們對《史記》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當時著名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等都對《史記》特別推崇。宋元之后,歐陽修、鄭樵、洪邁、王應(yīng)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贊賞《史記》的文筆。于是《史記》的聲望隨日俱上,各家各派注釋和評價《史記》的書也源源不斷出現(xiàn)。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俗稱“三家注”的《史記集解》(劉宋時裴駰注)、《史記索隱》(唐司馬貞注)和《史記正義》(唐張守節(jié)注)?!都狻芳娌僧敃r裴駰所能見到的前人有關(guān)《史記》諸書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一絲不茍?!端麟[》進一步指出了《集解》中考證不當?shù)腻e處。并對《史記》原文提出辨正,發(fā)語警辟。《正義》的作者長于輿地之學(xué),對《史記》中地名的考證尤為精辟。讀《史記》原文,同時注意看一看這三家注,對原書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1959年中華書局重新標點排印的《史記》,就是與這三家注合刻的本子。
- 《藥性賦》,原書未著撰人,據(jù)考證約為金元時代作品。原為中醫(yī)初學(xué)中藥的啟蒙書。該書將248種常用中藥按藥性分寒、熱、溫、平四類,用韻語編寫成賦體,言簡意賅,朗朗上口,便于誦讀記憶。尤其是對藥性概括精辟,一經(jīng)銘記在心,受用終生,頗受歷代讀者喜愛,傳沿至今,長盛不衰。
由于原書用歌賦韻語編寫,文詞過簡,讀之難以深悟。我們于60年代編寫出版了《藥性賦白話解》一書。該書一經(jīng)刊行,即深受讀者歡迎,已印行22次,連續(xù)多年排為暢銷書之列。隨著中藥學(xué)的發(fā)展,一版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讀者要求。為此,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中藥教研室對此書進行了二版修訂,內(nèi)容更為豐富實用,除“白話解”外,增加了藥物的現(xiàn)代用量用法、配伍應(yīng)用、附方、注意事項,并加入按語,據(jù)藥源不同、炮制之別、藥理精微、功能對比等,闡述用法之異。讀者熟讀本書,便可打下堅實的藥性基本功,終生受益。
- 據(jù)《西諦書目》、《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晚清著名小說家天虛我生著的《淚珠緣》僅存十六回本、三十二回本、六十四回本。現(xiàn)校點出版的九十六回本,系民國十年上海中華圖書館再版本。各家書目均未著錄,頗珍貴。
《淚珠緣》是一部寫兒女情的新著。文筆細膩,溫柔纏綿,情緣摻著情愁,摹仿《紅樓夢》而情趣又不同于《紅樓夢》;淚償相思,癡情迷離,恩與愛雜糅在閨怨之中,類似《林蘭香》而又不同于《林蘭香》。賞心悅目,是一部很令人注目而又被忽視了多年的寫情小說。
- 版本:清光緒十八(1892)年立本堂刊本。二十三卷一百回。作者:題“貪夢道人”撰。
內(nèi)容:揉合真實歷史人物彭鵬事跡,敷演而成,《清史稿》列傳六十四《彭鵬傳》描述彭鵬“為官清廉,不畏強御”,“治獄,摘發(fā)如神”,但基本情節(jié)仍屬虛構(gòu)。==============================================================================
又名《安良傳》。《彭公案》是《施公案》的姊妹篇,所講故事發(fā)生在《施公案》故事之前,而成書在《施公案》之后。早在清道光年間(1821—1850),北京已有俠義英雄助彭鵬(康熙朝名臣,實有其人)辦案故事和單本彭公戲流傳,后說書人將其敷衍成評書《彭公案》,一續(xù)再續(xù),篇幅越拉越長。是書主要講俠義英雄除暴安良行徑,很少彭公斷案事,故又以《安良傳》稱之。
北京評書藝人講說《彭公案》向分兩派:一派以任俊山為代表稱任派,講到后半部彭鵬奉旨西征西夏,無馬玉龍這個英雄人物,稱“忠義西巡”。另一派以黃誠志為代表,稱黃派,黃對全書進行了一番剪裁整理,說后半部彭鵬西征,以馬玉龍為書膽,稱“龍虎西巡”。光緒十七年(1891)有署名貪夢道人者將《彭公案》付梓行世,從其內(nèi)容、行文、語言看,是將黃派《彭公案》的道兒活略加整理,有情節(jié)重沓、語多不通之病。 《彭公案》的故事梗概為:彭鵬在三河縣知縣任上,拿獲惡霸左青龍。左之同黨武文華買通朝中言官罷了彭鵬官職。義俠李七侯邀集綠林英雄為彭復(fù)官奔走;為此,黃三太指鏢借銀,鏢打竇爾敦。彭公復(fù)官后,黃三太拿獲武文華,又在京師鏢打猛虎救駕,得康熙御賜黃馬褂。楊香武慕其所為,盜得御用九龍杯,卻又失落。彭鵬奉旨命黃三太尋杯,黃、楊火燒避俠莊,盜回御杯。彭鵬被擢升為河南總督,在歐陽德、張耀宗、徐勝等協(xié)助下,破紫金山、宋家堡,平叛有功,遷兵部尚書,奉旨查辦大同事務(wù)。一路斬奸鋤惡,于溪皇莊拿花得雨,雞鳴驛逐九花娘,至大同賴義俠紀有德之助大破畫春園,擒叛臣傅國恩。其后又破劍峰山、福丞寺。石鑄盜走御用桃花玉馬。彭鵬借伍氏三雄之力擒收石鑄。西夏反叛,彭公奉旨西巡,英雄馬玉龍出世。西巡至永城,彭鵬被劫,眾英雄破紅龍澗救彭,殺賊戴奎章。彭鵬在馬玉龍、勝奎、邱成、石鑄、武杰等護衛(wèi)下,與和尚飛云、道士清風、馬道玄等展開反復(fù)較量,旋破清水寨擒馬玉山。馬玉龍等里應(yīng)外合,倒反佟家塢,捉八卦教主佟金桂;于會仙亭大戰(zhàn),擒八卦教余黨韓登。馬玉龍誤陷連環(huán)寨孽龍?zhí)?。金清率四十八路人馬,在青蓮島與眾英雄交兵。馬玉龍返回,捉金清,平連環(huán)寨。歐陽德出家,云游天下,助馬玉龍等破大小狼山。賀蘭山金槍大王白起戈欲犯中原,在四角山擺設(shè)牧羊陣,彭鵬率眾英雄三打牧羊陣,陣破賊降,逃匿于此的飛云、清風、周百靈等俱被擒獲。彭公等還朝,康熙帝賞賜有加。
因此書過長,說書人往往只選擇其中局部說講,如《楊香武三盜九龍杯》、《九花娘》、《真假歐陽德》等,鮮有說講全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