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iǎn
  • 拼音:qian
  • 注音:ㄑㄧㄢ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UVO
  • 五筆98:EUVW
  • 五行:
  • Unicode:U+8181
  • 四角號碼:78237
  • 倉頡輸入法:BTX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膁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iǎn
  • 膁字筆順
    撇折橫橫捺撇橫折橫橫豎豎撇捺
  • 基本解釋

    qiǎn ? ㄑㄧㄢˇ ◎ 同“肷”。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qiǎn? 〈名〉 牲畜腰兩側(cè)肋骨和胯骨之間的虛軟處 [the part between rib and hip (of animal)]。如:膁皮(用獸類胸腹部和腋下的上等毛皮制成的皮制品)

  • 漢語字典

    [①][qiǎn][《廣韻》苦簟切,上忝,溪。](1)牲畜腰兩側(cè)肋與胯之間的虛軟處。亦指人的腰部。(2)扭動腰部。

    音韻參考

    [廣 韻]:苦簟切,上51忝,qiǎn,咸開四上添溪[粵 語]:jim2[閩南語]:liam2,lian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膁;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990第16【廣韻】苦簟切,音嗛。腰左右虛肉處?!∮帧炯崱壳鹣糖校豉k。牛馬肋後胯前?!菊滞ā糠残笱岱撎幵荒d窩?!∮帧炯崱亢蹴徢?,音陷。餅中肉。與?同?!∮峙A?,音??。美也?!∮帧疚逡艏崱亢们校酏E。大味。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