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ˇ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NBH
  • 五筆98:NBH
  • 五行:
  • Unicode:U+9094
  • 四角號碼:17727
  • 倉頡輸入法:SU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邔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邔字筆順
    折橫折折豎
  • 基本解釋

    qǐ ? ㄑㄧˇ ◎ 古縣名,在今中國湖北省宜城縣。

  • 漢語字典

    [①][qǐ][《廣韻》墟里切,上止,溪。][《廣韻》渠記切,去志,羣。]漢縣名。故治在今湖北省宜城北。

    音韻參考

    [廣 韻]:墟里切,上6止,qǐ,止開三上之溪[粵 語]:ge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邔;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1268第05【廣韻】墟里切【集韻】巨幾切【韻會】其紀(jì)切,??音技。【廣韻】縣名。【前漢·地理志】邔縣,屬南郡?!踞釢h·宗室傳】封長子柱爲(wèi)邔侯。【註】邔,屬南郡,故城在今襄州?!∮帧緩V韻】【集韻】??渠記切,音忌。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