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給嬰幼兒喂藥有講究

    小兒尤其是嬰幼兒患病后吃藥時常不合作,出現(xiàn)哭鬧,拒絕吃藥,甚至吐藥,而捏著鼻子強行將藥物灌下容易引起小兒嗆咳。其實只要根據(jù)小兒不同的特點采取適宜的方法,寶寶吃藥并不難。首先要注意避免出現(xiàn)以下誤區(qū):

    誤區(qū)一:哄騙、嚇唬

    對不愿服藥的小兒,有些家長采取哄騙、威嚇等方法誘使其服藥。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小兒感知、認知的能力差,哄騙可造成小兒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誤服藥物;而威嚇則會抑制小兒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影響其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進而影響藥物的吸收,降低藥物的療效。

    誤區(qū)二:捏著鼻子喂藥

    拒服藥物的小兒會緊閉雙唇。有些家長這時就會捏住小兒的鼻子強迫其張口,并乘機將藥喂下。殊不知,小兒被捏住鼻子后,只好用嘴呼吸,這時藥液很容易嗆入氣管或支氣管,輕則引起咳嗽,重則導致吸入性肺炎或因藥物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誤區(qū)三:睡覺時喂藥

    有個別家長趁小兒睡熟后撬開其嘴喂藥,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小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還不完善,且咽喉較狹窄,若突然刺激其咽喉神經(jīng),會由于喉痙攣而發(fā)生窒息。

    誤區(qū)四:把藥混入飲料中

    不少家長圖省事,趁小兒用奶瓶喝牛奶、果汁等飲料時將藥物混入其中。而牛奶、果汁等飲料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把藥物放入其中,藥物會與這些化學成分發(fā)生反應,從而影響或降低藥物的效果。

    科學的喂藥方法

    用少量溫開水把藥物溶化好(若是片劑,可將其研碎后用溫開水或糖水調(diào)成稀糊狀),必要時適當加些白糖。將小兒抱在懷里,使其呈半仰臥位,頭部稍高些,在其胸前圍上小毛巾,適當固定其手腳。喂藥時要分散小兒的注意力,可先給小兒喂上一口糖水,然后將盛有藥物的小匙放進其嘴里,并用小匙穩(wěn)穩(wěn)地壓住其舌頭,趁其上腭往上抬時慢慢將藥喂下,不要用力過猛,也不能過早地將匙拿出來,更不要將藥物倒在小兒的舌面上,以免使其因感到苦味而將藥物噴吐出來。

    小兒不愿咽藥時,家長也可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捏一下小兒的兩頰,待小兒張開嘴后,用小匙或藥杯緊貼其嘴角將藥物喂下。

    家長應特別注意的是,小兒大聲哭叫或吸氣時,不能喂藥,以免發(fā)生嗆咳;如果小兒服藥后不久吐了,則應視情況補服藥物的半量或全量,以免因藥量不足而影響治療的效果。

更多中藥材
  • 馮某,女,43歲,2010年10月13日初診。患者主訴平素怕冷,遇寒則咳,咳則遺尿,已達五六年之久,秋冬季節(jié)加重。數(shù)年來,屢次求醫(yī),中、西藥物服用頗多,然療效欠佳,因友人介紹,故來就診。刻診見舌淡胖,苔白微膩,脈沉遲無力,右尺尤甚。脈癥合參......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稱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臟泵功能減退,致靜脈瘀血,動脈血液灌注不足,心臟不能充分排出足夠的血量滿足機體代謝和發(fā)育的需要而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多為心肌病變或結構異常使心臟負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時治療,往往導致死亡。小兒各年齡期均可發(fā)......
  • 魏文浩 魏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中醫(yī)醫(yī)院“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載于《素問·至真要大論》?!昂鵁嵴摺?,指用苦寒泄熱法治熱證,病不愈反見熱者,是指腎陰(真陰)不足之虛熱,而非有余之實熱;“取之陰”即治宜滋其腎陰(腎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醫(yī)院 袁紅霞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四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黃文政教授,從事中醫(yī)內(nèi)科臨床50年,尤擅長內(nèi)科雜病。今總結其治療一夜間煩熱案如下?;颊哂谀常暧饣?。夜間煩熱,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喪,晝夜悲悶,心......
  • 張英棟 山西省晉中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瞑眩,語出《尚書·說命》,曰“藥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應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轉反應。瞑眩是一種疾病治療或者自愈過程中的動象。動者屬陽,相對于靜止不動、處于相持狀態(tài)的人體疾病狀態(tài)來說,這是由陰轉陽的佳兆。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