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婦科良藥益母草

    益母草別名益母、茺蔚、坤草、月母草等,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全草。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常于5~6月間花期采收,割取全草,曬干,切碎,生用或熬膏用。

    傳說很久以前,有—張氏婦女,生子時,留下瘀血腹痛之疾。兒子長大后四處求醫(yī)為母治病。后來—位郎中帶他來到山野荒地,指著—種莖方柱形、掌形葉、開淡紅色小花的野草說:“這種野草煎湯喝,可治好你母親的瘀血腹痛癥?!彼牶蟊悴闪撕枚噙@種草抱回家,每天煎湯給母親喝。不過十日,母親的病好了大半,繼服十余日,多年的頑疾竟然痊愈。后來,人們就把這種草命名為“益母草”。

    益母草味辛、苦,性涼,歸心、肝、膀胱經,功擅祛瘀生新、活血調經、利尿消腫,能治月經不調、難產、胞衣不下、產后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水腫、跌打瘀腫、腫毒瘡瘍、皮膚癢疹等,亦可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是臨床常用藥,尤為婦科良藥。

    藥理研究表明,益母草含益母草堿、水蘇堿、益母草定、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堿及苯甲酸、氯化鉀等成分。其浸膏及煎劑對子宮有強而持久的興奮作用,不但能增強其收縮力,同時能提高其緊張度和收縮率。根據臨床經驗、藥理分析,益母草??捎糜谙铝袐D料疾病。

    痛經

    對肝郁氣滯、血行不暢,或經期產后,余血內留,蓄而成瘀,瘀滯沖任,血海氣機不利,經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量少,淋漓不暢,血色紫黯有塊,或呈腐肉片樣物,塊下則疼痛減輕,或伴煩躁易怒,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弦或弦澀有力者,用益母草30g,并配當歸15g,川芎10g,赤芍12g,香附10g,元胡10g,五靈脂10g,牛膝15g,補骨旨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于經前服3劑,連用3個月經周期可愈。

    經行腫脹

    對情志內傷,肝失調達,疏泄失利,氣血郁滯,水濕宣泄不利而致的經前或經期面浮肢腫,經前小腹脹滿,胸脅乳房脹痛,月經量少色黯紅,或有小血塊,舌黯苔白,脈弦滑等癥,取益母草20g,配當歸10g,川芎10g,木香6g,柴胡10g,枳殼10g,茯苓皮12g,澤瀉10g。水煎服,3劑即可收功。

    閉經

    對氣滯血瘀、胞脈壅塞、經血阻隔不行所致之經閉,數月不行,或伴見精神抑郁、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少腹脹痛或拒按,舌質紫黯有瘀點,脈沉弦或沉澀等癥,取益母草30g,配牛膝15g,當歸12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炮山甲6g,柴胡10g,枳殼8g,甘草3g。水煎服,3~5劑奏效。

    難產

    平素肝郁,氣機不暢,或憂郁緊張,氣機逆亂,臟腑轉輸、升降功能失職,濕留沖任,血滯胞宮,胎難娩出,以致產婦腰腹持續(xù)脹痛,宮縮較弱,或宮縮雖強但無規(guī)律,久產不下,或伴面浮肢腫,嘔惡頭暈,舌質黯,苔白膩,脈弦滑者,用益母草60g,配當歸18g,川芎10g,牛膝30g,枳殼10g,冬葵子10g,白芍12g,甘草6g,水煎頻頻服之即效。

    產后胞衣不下

    因產耗氣,氣虛不攝,血壅胞中,或素多憂郁,氣機失調,經脈失暢,血不歸經,壅滯胞衣,瘀阻胞中,以致胎兒娩出后胞衣久留不下,陰道流血或多或少,色黯有塊,腹痛拒按,捫及宮體較硬,舌紫黯或有瘀斑,脈弦澀有力者,用益母草60g,活血祛瘀,縮宮排衣,配伍牛膝12g,當歸15g,赤芍12g,桃仁10g,桂心6g,冬葵子10g,瞿麥10g。水煎頻服,1~2劑即可。

    產后腹痛

    產后體虛,起居不慎,當風感寒,血為寒凝,瘀阻氣機,或情志不遂,肝氣不舒,氣機郁滯,血行受阻,瘀阻胞脈,以致產后小腹疼痛,脹硬拒按,熱熨稍減,惡露量少,色黯夾塊,排泄不暢或塊下痛減,舌黯苔白,脈弦澀者,用益母草30g,配當歸20g,川芎10g,桃仁10g,炮姜6g,元胡10g,炙甘草6g。水煎服,3~5劑可愈。

    產后惡露不下

    素性抑郁,氣機不暢,或因產后事不順心,氣機郁滯,血行不暢,瘀結胞中,以致產后惡露不下或所下甚少,色黯有塊,小腹脹痛,精神抑郁,善嘆息,舌黯苔白,脈弦澀等癥,用益母草60g,配當歸尾30g,紅花10g,香附10g,柴胡10g,牛膝18g,山楂30g,炙甘草3g。水煎服,2~3劑即可。

    人流、藥流后胎膜殘留

    早期妊娠行人工流產術或藥物流產后,胚胎組織未能完全清除,殘留于子宮,以致術后小腹疼痛,陰道流血不止,時有黯紫色血塊或胎膜樣物流出,面色黯滯,舌質紫黯有瘀斑,甚或青紫,脈沉澀等癥,用益母草60g,配當歸15g,川芎12g,牛膝18g,炮姜3g,炙甘草3g。水煎服,3~5劑愈。

    另外前人還有用益母草絞取汁,服之以治難產、胎死腹中、惡露不絕、產后血暈、尿血等病癥,可供參考。

    益母草入湯劑,用量—般10~30g,大量或單獨運用可至60g。對孕婦及陰血虧虛者應慎用。

更多中藥材
  •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陰虛簡單的說就是火旺,虛火旺盛,有了虛火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最常見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時總是愛喝水,然后就會出現(xiàn)潮熱,盜汗,有的病人嚴重的時候啊,一覺醒來,汗水把整個的頭發(fā)全部都打濕了。還有就是五心煩熱,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中醫(yī)上講望而知之謂之神,望面色,望形體,望舌苔,望舌質,舌下絡脈可以幫助中醫(yī)對患者進行辨證,我們說舌為心之苗竅,這就說明通過舌相可以看出心臟的一些病態(tài)反應,特別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這樣一個苗頭。通常來說,正......
  • 身體健康的人,舌頭紅潤有光澤,舌苔表面的光滑無異常,但是如果舌頭中間出現(xiàn)了裂痕,而且久久不會消失,這說明咱們的身體可能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要引起一定的重視。那么舌頭有裂紋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陰虛血虧,身體內血熱內盛,舌面就會出現(xiàn)萎縮,并且......
  • 大家可以看看這個方子。枳術湯出自東漢大醫(yī)張仲景《金匱要略》,該方由枳實、白術兩味中藥組成。枳實味苦,心酸,性溫,歸脾胃大腸經,苦難能降,是往下走的,剛好把上沖的那股氣兒給降下來。我們常說脾虛生痰濕,氣滯也會生痰,而且氣滯的痰容易卡在咽喉,枳......
  • 第一消化不良,脾胃虛弱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就是消化不良,我們都知道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的,脾和胃不能很好的工作,那么就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胃脘不適等癥狀。第二排便不暢,通常來講,如果你脾胃虛弱了,那么下邊就會出現(xiàn)兩種狀態(tài),第一種呢,就是大便溏薄,甚至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