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吹喉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吹喉散處方

    蒲黃一兩,盆硝八兩,青黛一兩半。

    炮制

    上件用生薄荷汁一升,將盆硝、青黛、蒲黃一處,用瓷罐盛,慢火熬令干,研細(xì)。

    功能主治

    治三焦大熱,口舌生瘡,咽喉腫塞,神思昏悶,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

    每用一字或半錢(qián),摻于口內(nèi),良久出涎,吞之不妨。或喉中腫痛,用筒子入藥半錢(qián)許,用力吹之,無(wú)不立效。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吹喉散處方

    蒲黃30克 盆消240克 青黛45克

    制法

    上藥用瓷罐盛,加生薄荷汁660毫升,慢火熬干,研細(xì)。

    功能主治

    主三焦大熱,口舌生瘡,咽喉腫塞,神思昏悶。

    用法用量

    摻于口內(nèi),或吹入喉中。良久出涎,吞之不妨。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楊氏家藏方》卷十一:吹喉散處方

    消120克(別研)甘草末30克(生)

    制法

    上藥研勻。

    功能主治

    主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每用1.5克,干摻口中。如腫甚者,吹入喉內(nèi)。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一《咽喉經(jīng)驗(yàn)秘傳》:吹喉散處方

    青黛 山豆根 芒消 冰片 硼砂 明礬牛黃

    制法

    上藥研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主喉痹。

    用法用量

    先服甘桔湯嗽過(guò),再將上藥吹入喉中。

    摘錄《咽喉經(jīng)驗(yàn)秘傳》《醫(yī)方類(lèi)聚》卷七十五引《施圓端效方》:吹喉散處方

    青黛1兩,盆消2兩,僵蠶(炒)半兩,甘草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吹咽喉中。頻用大效。

    摘錄《醫(yī)方類(lèi)聚》卷七十五引《施圓端效方》《外科方外奇方》卷三:吹喉散處方

    青黛8分,龍腦8分,薄荷8分,飛凈雄黃3分,粉口兒茶5分,大梅片1分,月石3分,珍珠3分,犀黃1分5厘。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罐貯勿泄氣。

    功能主治

    咽喉18癥。

    用法用量

    吹之。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萬(wàn)氏家抄方》卷三:吹喉散處方

    黃柏(蜜炙)3錢(qián),硼砂(煅過(guò))2錢(qián)半,孩兒茶1錢(qián),朱砂8分,寒水石7分,冰片1分。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喉瘡生膿不收口者。

    用法用量

    先用大黃、防風(fēng)、羌活、薄荷、黃柏煎湯漱過(guò),再吹入。

    有蟲(chóng)者,加雄黃1錢(qián)。

    摘錄《萬(wàn)氏家抄方》卷三《仙拈集》卷二:吹喉散處方

    冰片3分,朱砂3分,珍珠3分,枯礬3分,硼砂5分,孩兒茶1錢(qián),龍骨(煅)1錢(qián),寒水石2錢(qián)。

    制法

    上為細(xì)末,瓷器收貯。

    功能主治

    咽喉諸癥。

    用法用量

    將竹筒吹少許于痛處,每日2次。

    摘錄《仙拈集》卷二《尤氏喉科秘書(shū)》:吹喉散處方

    梅礬3錢(qián),薄荷2錢(qián),兒茶1錢(qián)5分,乳石1錢(qián)5分(煅,水飛),甘草1錢(qián),火消1錢(qián),硼砂1錢(qián),冰片3分。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喉癥。

    用法用量

    瓷器收貯,勿可出氣。用時(shí)吹喉中。

    摘錄《尤氏喉科秘書(shū)》《普濟(jì)方》卷六十:吹喉散處方

    明礬2兩,膽礬5錢(qián)。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喉痹,乳蛾,喉風(fēng)。

    用法用量

    吹患處。

    摘錄《普濟(jì)方》卷六十《外科方外奇方》卷三:吹喉散處方

    珍珠末2錢(qián),青黛3錢(qián),犀黃1錢(qián),月石3錢(qián),麝香2分5厘,兒茶2錢(qián),梅片3錢(qián),血竭3錢(qián),熊膽3錢(qián),山豆根8錢(qián),去油乳香3錢(qián),沒(méi)藥3錢(qián)。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咽喉18癥。

    用法用量

    吹喉中。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雞峰》卷二十一:吹喉散處方

    銅綠、膽礬、白僵蠶、樸消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咽喉閉塞。

    用法用量

    吹在喉中。

    摘錄《雞峰》卷二十一《普濟(jì)方》卷六十:吹喉散處方

    白研半兩,半夏7個(gè),巴豆7個(gè)。

    制法

    上熔白礬,銼半夏、巴豆在汁中,候干研細(xì)。

    功能主治

    喉痹腫硬,水漿不下。

    用法用量

    吹入喉中。

    摘錄《普濟(jì)方》卷六十《經(jīng)驗(yàn)廣集》卷二:吹喉散處方

    大黑棗1個(gè)(去核,裝入下藥),五倍子1個(gè)(去蟲(chóng),研),象貝1個(gè)(去心,研)。

    制法

    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極細(xì)末,加薄荷末少許、冰片少許,貯瓷瓶?jī)?nèi)。

    功能主治

    咽喉18癥。

    用法用量

    臨用吹患處。任其嘔出痰涎,數(shù)次即愈。

    摘錄《經(jīng)驗(yàn)廣集》卷二《醫(yī)學(xué)正傳》卷五:吹喉散處方

    膽礬5錢(qián)(別用青魚(yú)膽1個(gè),以礬研細(xì)入膽內(nèi),陰干),巴豆7粒(去殼),樸消2錢(qián)5分(另研),銅青1錢(qián),輕粉5分,青黛些少(另研)。

    制法

    上將膽研同巴豆肉于銅銚內(nèi)飛過(guò),去巴豆,合樸消以下4味,再加麝香少許研勻。

    功能主治

    咽喉一切腫痛。

    用法用量

    每用1字,吹入喉中。吐出痰血,立愈。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五《魯府禁方》卷二:吹喉散處方

    臘八日豬膽1-2個(gè),枯礬5錢(qián),茄柴灰5錢(qián)。

    制法

    共入膽袋滿(mǎn),陰干,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吹少許。

    摘錄《魯府禁方》卷二《魯府禁方》卷二:吹喉散處方

    牙消1兩半,硼砂5錢(qián),雄黃2錢(qián),僵蠶2錢(qián),冰片2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吹患處。

    摘錄《魯府禁方》卷二《焦氏喉科枕秘》卷二:吹喉散處方

    人中白2錢(qián),硼砂5錢(qián),青黛2錢(qián),五倍子1錢(qián),冰片5分,杉木炭1錢(qián),六一散1錢(qián)。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口內(nèi)一切雜癥。

    用法用量

    瓷瓶收貯,勿使泄氣。吹患處。

    摘錄《焦氏喉科枕秘》卷二《魏氏家藏方》卷九:吹喉散處方

    硼砂1錢(qián),龍腦1錢(qián),青黛1錢(qián),馬牙消1錢(qián)半,白礬1錢(qián)半,生膽礬1錢(qián)半,消石3錢(qián),白僵蠶21個(gè)(別研)。

    制法

    上各為細(xì)末,拌和。

    功能主治

    大人、小兒喉閉腫塞,不下水漿。

    用法用量

    每用筆管抄少許,吹在咽喉內(nèi)。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九《直指》卷二十一:吹喉散處方

    訶子1兩(醋浸一宿,去核曬干),黃芩(酒漫一宿曬干),膽礬1錢(qián),明礬1錢(qián)半,牛蒡子5錢(qián),甘草(生)5錢(qián),薄荷5錢(qián)(一方有百藥煎)。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咽喉腫痛,急慢喉閉,懸癰,乳蛾,咽物不下。

    用法用量

    方中黃芩用量原缺。

    摘錄《直指》卷二十一《局方》卷七:吹喉散處方

    蒲黃1兩,盆消8兩,青黛1兩半。

    制法

    上藥用生薄荷汁1升,將盆消、青黛、蒲黃一處,用瓷罐盛,慢火熬令干,研細(xì)。

    功能主治

    三焦大熱,口舌生瘡,咽喉腫塞,神思昏悶。

    用法用量

    每用1字或半錢(qián),摻于口內(nèi),良久出涎,吞之不妨?;蚝碇心[痛,用筒子入藥半錢(qián)許,用力吹之。

    摘錄《局方》卷七《回春》卷五:吹喉散處方

    膽礬、白礬、樸消、片腦、山豆根、辰砂、雞內(nèi)金(焙燥)。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一切咽喉腫痛,并喉舌垂下腫痛者。

    用法用量

    用鵝毛管吹藥入喉。

    摘錄《回春》卷五《痘學(xué)真?zhèn)鳌肪砥撸捍岛砩?strong>處方

    珍珠3分,西牛黃2分,冰片2分,青黛4分,人中白4分,薄荷4分,孩兒茶4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痘瘡喉痛。

    用法用量

    先以清水漱口,然后吹入。

    摘錄《痘學(xué)真?zhèn)鳌肪砥摺镀娣筋?lèi)編》卷上:吹喉散處方

    冰片2分,僵蠶5厘,硼砂2錢(qián)5分,牙消7錢(qián)5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喉蛾。

    用法用量

    用葦管吹喉內(nèi)患處。

    摘錄《奇方類(lèi)編》卷上《古今醫(yī)鑒》卷九:吹喉散處方

    壁錢(qián)(燒存性)、枯白礬、發(fā)灰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喉痹。

    用法用量

    吹喉。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艾葉2兩,醋1斤。制法上將艾葉同醋于銀鍋內(nèi)同煎數(shù)沸,濾去滓,慢火再熬成膏。功能主治頭面風(fēng)熱,小瘡多癢少痛,黃汁出。用法用量每用薄攤在衫紙上,貼患處,日1-2次。摘錄《御藥院方》卷十......
  • 處方艾,茯苓末1錢(qián)。功能主治別處無(wú)汗,獨(dú)心孔1片有汗者。用法用量以艾煎湯,調(diào)茯苓末服。各家論述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飲,火熱蒸其濕飲,故令此處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養(yǎng)心,淡能滲濕;艾葉香而澀,香能利氣,澀能固津。摘錄《醫(yī)方考》卷四......
  • 處方熟艾10兩(用糯米1升煎成粥,澆在艾上,用手拌令勻,于日中曬干),附子(炮,去皮臍)2兩,生硫黃(別研極細(xì))2兩,干姜10兩(炮)。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邪養(yǎng)正,補(bǔ)真益脾。主髓冷血虛,腰疼腳弱,及傷冷心腹疼痛,霍......
  • 處方藏瓜姜糟60錢(qián),熟地黃60錢(qián),生姜(擦)12錢(qián),艾15錢(qián)。制法置擂盆內(nèi),研爛為泥。功能主治打撲筋攣,骨閃挫,及久年打撲痛。用法用量攤好厚紙上,再以紙覆其上,敷患處,燒鐵饅烙熨紙上。摘錄《中國(guó)接骨圖說(shuō)》......
  • 處方干姜3兩,艾葉2升,膠如手掌大。功能主治卒吐血。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1升,頓服。摘錄《普濟(jì)方》卷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