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兒鵝口瘡食療方-食療藥膳精選

    小兒鵝口瘡食療方-食療藥膳精選

    鵝口瘡為小兒口腔常見疾患:其舌上滿布白屑,狀如鵝口。因其色白如雪片,又稱“雪口”。

    本病可因先天胎熱內(nèi)蘊(yùn),或口腔不潔,感受穢毒之邪而致。臨床表現(xiàn):初起,先在口腔,舌上或兩頰內(nèi)側(cè)出現(xiàn)白屑;漸次蔓延于牙齦、口唇、軟硬腭等處。白屑周圍繞有微赤色的紅暈,互相粘連,狀如凝固的乳塊,隨拭隨生,不易清除。重者,白屑可蔓延及鼻道、咽喉、食道,甚至白屑疊疊、壅塞氣道、妨礙哺乳、啼哭不止。如見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啼聲不出者,為危重癥候。

    中醫(yī)辨證治療

    心脾積熱型

    [臨床表現(xiàn)]口腔舌面滿布白屑,面赤唇紅,煩躁不寧,叫擾啼哭,口干或渴,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黃,舌質(zhì)紅,脈滑。

    [食療藥膳]

    1.銀黃乳:黃連3克,金銀花10克,燈芯草6束,乳汁(人乳或牛乳)100毫升,前三味水煎20分鐘取汁,再煎1次,取濃汁共100毫升,拌人乳汁中攪勻口服,每次30—50毫升,每日2—3次。

    2.竹葉公英綠豆粥:淡竹葉10克,蒲公英10克,綠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先將蒲公英、淡竹葉水煎取汁。再將綠豆、粳米共煮糜粥,調(diào)入藥汁、冰糖即成。食粥,每日3次,煎量視嬰幼兒食量而定。

    3.苦瓜汁:苦瓜汁60毫升,冰糖適量,將苦瓜汁放進(jìn)砂鍋內(nèi)煮開,適量冰糖加入溶化攪勻,即可服用,不拘時服。

    虛火上浮型

    [臨床表現(xiàn)]口、舌白屑稀散,周圍紅暈不著,面白唇紅,口舌糜爛,神疲乏力,口干不渴,舌嫩紅,脈細(xì)。

    [食療藥膳]

    1.生地肉桂乳:生地10克,知母6克,肉桂1克,乳汁100毫升。前3味水煎3次;取汁50毫升,加人乳汁攪勻,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2.西洋參蓮子燉冰糖:西洋參3克,蓮子去芯12枚,冰糖25克,將西洋參切片,與蓮子放在小碗內(nèi)加水泡發(fā)后,再加冰糖,隔水蒸燉1小時,喝湯吃蓮子肉,剩下西洋參片,次日可再加蓮子同法蒸燉。西洋參可用2次,最后1次吃掉。

    3.生地旱蓮草粥:生地15克,旱蓮草15克,粳米30克,將生地、旱蓮草水煎,取汁去渣,粳米加清水煮粥,熟時加入生地旱蓮草汁,再煮沸片刻,即可服用。

更多中藥材
  • 第一怕,怕你不運(yùn)動,缺乏運(yùn)動幾乎是現(xiàn)代社會打工人的一種常態(tài)問題,那么脾虛為什么要運(yùn)動呢?因為我們脾在中醫(yī)上來說,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時很少活動,那么我們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強(qiáng)壯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運(yùn)動。第二怕,怕你太壓......
  •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陰虛簡單的說就是火旺,虛火旺盛,有了虛火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最常見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時總是愛喝水,然后就會出現(xiàn)潮熱,盜汗,有的病人嚴(yán)重的時候啊,一覺醒來,汗水把整個的頭發(fā)全部都打濕了。還有就是五心煩熱,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中醫(yī)上講望而知之謂之神,望面色,望形體,望舌苔,望舌質(zhì),舌下絡(luò)脈可以幫助中醫(yī)對患者進(jìn)行辨證,我們說舌為心之苗竅,這就說明通過舌相可以看出心臟的一些病態(tài)反應(yīng),特別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這樣一個苗頭。通常來說,正......
  • 身體健康的人,舌頭紅潤有光澤,舌苔表面的光滑無異常,但是如果舌頭中間出現(xiàn)了裂痕,而且久久不會消失,這說明咱們的身體可能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要引起一定的重視。那么舌頭有裂紋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陰虛血虧,身體內(nèi)血熱內(nèi)盛,舌面就會出現(xiàn)萎縮,并且......
  • 大家可以看看這個方子。枳術(shù)湯出自東漢大醫(yī)張仲景《金匱要略》,該方由枳實、白術(shù)兩味中藥組成。枳實味苦,心酸,性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苦難能降,是往下走的,剛好把上沖的那股氣兒給降下來。我們常說脾虛生痰濕,氣滯也會生痰,而且氣滯的痰容易卡在咽喉,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