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鴉跖花

    拼音注音Yā Zhí Huā英文名Oxygraphis出處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莨科植物鴉跖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Oxygraphis glacialis(Fisch.) Bunpe[Ficaria glacialis Fisch.ex DC.]

    采收和儲(chǔ)藏:7-8月采花或全草,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0-5100m的高山劃甸或高山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云南及西藏。

    原形態(tài)

    鴉跖花,多年生小草本,高2-9cm。根狀莖短,須根簇生,細(xì)長。葉基生;葉柄長1-4cm,較寬扁,基部擴(kuò)大成鞘狀;葉為卵形、倒卵形或長圓形,長0.3-3cm,寬5-25mm,全緣,或具不明顯的鋸齒,基部楔形?;ㄝ?-3,無毛;花兩性,單生,直徑1.5-3cm;萼片5,寬倒卵形,長4-10mm,近革質(zhì),無毛,綠色,果期增大,宿存;花瓣10-15,披針形或長圓形,長8-15mm,寬1.5-4mm,橙黃色或表面白色,基部漸狹成爪,蜜槽呈杯狀凹穴;雄蕊多數(shù),花絲細(xì),比花藥長2-4倍,花藥長0.5-1.2mm;花托寬扁;心皮多數(shù)。瘦果楔狀菱形,長2.5-3mm,寬1-1.5mm,有4條縱肋,背肋明顯,喙短而硬,基部兩側(cè)有翼。花果期6-8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根莖較短,直徑3-6mm。須根叢生,棕色至黑褐色,長可達(dá)20cm,直徑小于1mm,具縱直紋;折斷面棕色。葉叢生,黃綠色,葉片卵圓形或長圓形,長0.2-2.8cm,寬0.5-2.2cm;葉柄長1-4cm,上部有狹翅?;ò櫩s成團(tuán),萼片5,近圓形,黃綠色;花瓣棕色,有時(shí)脫落,雄蕊多數(shù)。氣香,味辛。

    歸經(jīng)

    肺;肝經(jīng)

    性味

    味微苦;性寒

    注意

    氣虛有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者忌用。

    功能主治

    祛瘀止痛;清熱燥濕;解毒。主頭部外傷;瘀血疼痛;瘡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研末, 1.5-3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祛風(fēng)散寒,開竅通絡(luò)。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o Xuě Huǒ Rónɡ Cǎo別名火艾、小毛香、薄雪草來源菊科薄雪火絨草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以花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安徽、河南、湖北。性味微甘,淡。功能主治止咳。主治咳嗽。用法用量......
  • 拼音注音Báo Xuě Cǎo別名小毛香、火絨草、小白頭翁、小毛草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薄雪火絨草的花。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洗凈,晾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
  • 拼音注音Bì Bàn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褐脈樓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latostema brunnelnerve W.T.Wang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m左右的石灰山山坡林下。資......
  • 《中藥大辭典》:薜荔拼音注音Bì Lì別名木蓮藤(《日華子本草》),辟萼(《質(zhì)問本草》),石壁蓮(《植物名匯》),木瓜藤、膨泡樹、餅泡樹、壁石虎、木壁蓮(《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爬墻虎、風(fēng)不動(dòng)(《中國藥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間草藥》),石......
  • 拼音注音Bì Lì Guǒ別名王不留行[廣西、廣東]、涼粉果、爬墻虎、木饅頭、木蓮、絡(luò)石藤、風(fēng)不動(dòng)來源??崎艑僦参镛道驠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稱果實(shí))入藥。(其不育枝為絡(luò)石藤一種,參閱“絡(luò)石藤”項(xiàng)下)?;ㄐ蛲谐墒旌蟛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