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冷美人”的中醫(yī)治療

    冬季,隨著氣溫下降,許多女性即使穿得很厚,仍然感到全身發(fā)冷,尤是手腳的末梢部位冰涼,戴上皮手套也暖不熱,這種手腳冰涼現象,稱為“冷感癥”,多見于年輕白領女性和大中學的女生。大家戲稱她們是“冷美人”。一般人們以為怕冷是瘦弱者的“專利”,其實不然,“冷美人”也是環(huán)肥燕瘦皆有。

    女性為何易發(fā)生冷感癥?其原因是腎陽不足氣血虛弱造成。腎是人體先天之本,腎陽命門火溫暖全身,陽虛則生外寒。腎陽不足的“冷美人”常常是一些追求苗條的年輕女性,一方面不愿意穿得太厚顯得臃腫,另一方面又拼命控制飲食害怕長胖。吃得少、體內能量自然不夠,導致了怕冷和營養(yǎng)不良的惡性循環(huán)。有些女性覺得自己挺胖的,為什么怕冷?原來脂肪層固然可以隔絕低溫,但由于脂肪細胞產熱的作用比肌肉產熱作用差,因此脂肪厚的人不一定不怕冷。

    中醫(yī)治療措施:(一)虛則補之。采用溫腎陽益氣血之品:熟附片、黨參、當歸、川芎、熟地、雞血藤、杞子、紅棗、生姜、炙甘草,水煎服,按體質虛實增減其藥與量。(二)防寒保暖。要選擇吸濕透氣保暖性能好的鞋襪。每天堅持睡前用熱水泡腳20分鐘。(三)注意飲食。忌吃生冷寒涼之品。宜多吃溫熱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可用胡蘿卜燉羊肉,或用羊肉500克、當歸20克、生姜30克、熟地30克,燉后食用。動物肝臟、羊肉、牛肉、魚、雞蛋、黑木耳、豆類和綠葉蔬菜富含鐵質有補血作用;海帶、紫菜、海蜇、海水魚、蝦皮含碘較多,有益身體,可選擇食用。(四)自我按摩。按壓勞宮穴(手心)、涌泉穴(腳心)。(五)適當運動。冬天不要怕冷,要做到持之以恒地參加體育鍛煉,如慢跑、快走、跳繩,運動有利于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身體的適應能力和抗冷能力。

    女性手腳冰冷,應及時調治,以防引發(fā)凍瘡及其他疾病。中醫(yī)認為,女子以血為本,氣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腎陽命火充足,氣血充盈,全身肌膚經脈得以溫煦,手腳溫暖而不冷也。

更多中藥材
  • 魏文浩 魏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中醫(yī)醫(yī)院“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載于《素問·至真要大論》?!昂鵁嵴摺?,指用苦寒泄熱法治熱證,病不愈反見熱者,是指腎陰(真陰)不足之虛熱,而非有余之實熱;“取之陰”即治宜滋其腎陰(腎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醫(yī)院 袁紅霞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四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黃文政教授,從事中醫(yī)內科臨床50年,尤擅長內科雜病。今總結其治療一夜間煩熱案如下?;颊哂谀常暧饣?。夜間煩熱,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喪,晝夜悲悶,心......
  • 張英棟 山西省晉中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瞑眩,語出《尚書·說命》,曰“藥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應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轉反應。瞑眩是一種疾病治療或者自愈過程中的動象。動者屬陽,相對于靜止不動、處于相持狀態(tài)的人體疾病狀態(tài)來說,這是由陰轉陽的佳兆。對于......
  • 皰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內出現單個或成簇小皰疹為主要臨床特征的口腔炎癥。多見于1~3歲小兒,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傳染病后易感染該病,在衛(wèi)生條件差的家庭和托兒所中易傳播,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本病中醫(yī)學稱之為“口瘡”。病損僅在口唇兩側者,稱“燕口瘡......
  • 項仁海 黑龍江省綏濱縣人民醫(yī)院便秘是臨床常見病,時醫(yī)常以瀉下劑治療,其中不乏無效者。筆者侍診馮世綸教授,見用大黃劑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湯與當歸芍藥散合方甚多,臨床療效顯著。崔某,女,49歲。2011年5月19日初診。便秘25年余,前醫(yī)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