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癇證

    【概述】

    癇證屬于一種發(fā)作性神志異常的病證,俗稱“羊癇風”。發(fā)作時,以粹然仆倒,昏不知人,抽搐鳴叫,口吐延沫,移時蘇醒為主要特征。癇證發(fā)作期為急癥,亦即本節(jié)討論的內(nèi)容。

    針灸治療始見于《靈樞》已有“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的記載。至晉代,《脈經(jīng)》取陽蹻(絕骨)治療“癲癇”;《針灸甲乙經(jīng)》中仆參等5個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證。唐代《千金要方》按臟腑進行辨證,將本證分成各臟腑之癇,分別取穴治療。宋代,《太平圣惠方》補充了眉沖等8個穴位有關(guān)治療本證的內(nèi)容,并補充了豬癇、羊癇、食癇等的治療方法。南宋時期《扁鵲心書》強調(diào)用灸中脘來治“癇”;《針灸資生經(jīng)》則用灸百會、中脘、風池的方法治療“癇疾”。及金元時期,《脾胃論》強調(diào)督、沖、二*足喬 脈對本證的治療作用;《衛(wèi)生寶鑒》闡述了晝發(fā)灸申脈,夜發(fā)灸照海的觀點。明清時期《神應(yīng)經(jīng)》、《針灸大成》、《神灸經(jīng)綸》、《針灸集成》等醫(yī)著匯總了諸家的經(jīng)驗和成方。

    現(xiàn)代醫(yī)學之癲癇與本證相當。

    【病因病機】

    癇證多由秉賦不足,先天遺傳,又與驚恐所傷、飲食失調(diào)等有關(guān)。其病機變化主要涉及肝、脾、腎三臟。腎為先天之本,本先不足,驚恐傷肝,肝腎同源,而致陰不斂陽,生熱生風;飲食不節(jié),損及脾胃,精微不布,痰濁阻滯。三臟互相影響,風陽升動,疾濁上逆,阻滯心竅,竄擾經(jīng)絡(luò),發(fā)為癇證。

    【辯證分型】

    癇證臨床上可分多種類型,但作為針灸治療的常見急癥僅取肝風痰濁一種。

    其發(fā)作:旋即昏仆,抽搐吐涎,或有鳴叫,甚則二便失禁,脈象弦滑,舌苔白膩;如屬痰火,則發(fā)作前急躁心煩,咯痰不爽,口苦便秘;脈弦滑數(shù),舌紅苔膩。

    【治療】

    1.治則:滌痰熄風,開竅定癇。

    2.處方:鳩尾、水溝、腰奇、豐隆、太沖;痰火加大椎,晝發(fā)加申脈,夜發(fā)加照海。

    腰奇位置:尾骨尖直上二寸。

    3.方義:鳩尾為任脈之絡(luò),水溝位于督脈,二穴合用,任督相配,協(xié)調(diào)陰陽逆亂,開竅醒腦;腰奇系古人治癇證之經(jīng)驗要穴;豐隆,調(diào)理脾胃,豁痰化濁;太沖,平熄肝風。如偏于痰熱火盛,加大椎以泄熱定癇;日間發(fā)作,為病在陽*足喬,加申脈,因申脈通于陽*足喬 ;夜晚發(fā)作,為病在陰*足喬,加與陰*足喬脈相通之照海。

    4.治法:鳩尾穴以艾卷雀啄法灸之,余穴均針刺施瀉法。先針水溝,持續(xù)運針,刺激強度須適當增大,繼用他穴。

    5.古方輯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天井、小海主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

    《針灸聚英·卷二》:“癇:俱是痰火,不必分牛馬六畜。灸百會、鳩尾、上脘、神門、陽*足喬(晝發(fā))、陰*足喬(夜發(fā))”。

    《類經(jīng)圖翼·十一卷》:“風癇:百會、上星、身柱、心俞、筋縮、章門、神門、天井、陽溪(灸此不必合谷;灸合谷不必陽溪)、合谷、足三里、太沖”。

    【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癇證案

    丹溪治一婦人,久積怒與酒,病癇。目上視,揚手躑足,筋牽,喉響,流涎,定則昏昧,腹脹痛沖心,頭至胸大汗,癇與痛間作。此肝有怒邪,因血少而氣獨行,脾受刑,脾胃間有酒疾,為肝氣所侮而為痛。酒性喜動,出入升降,入內(nèi)則痛,出外則癇。用竹瀝、姜汁、參術(shù)膏等藥甚多,癇痛間作無度。乘痛時灸大敦、行間、中脘,間以陳皮、芍藥、甘草、川芎湯調(diào)石膏與竹瀝服之,無數(shù)。又灸太沖、然谷、巨闕,及大指甲肉?!志墓砜扪?,余證調(diào)理而安。

更多中藥材
  • 前幾天在臨床看到一個患者,女性,40歲左右吧,然后她來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點疼痛,這種疼痛啊是若有若無的啊,就像抽筋兒,又像岔氣一樣,那么別的方面呢,她感覺不是很明顯,她認為自己有這個慢性胰腺炎,為什么呢,是因為她在一次體檢當中,CT提......
  • 首先呢,一個就是唇舌無力,可能臨床上很多人都不會注意,怎么知道這個舌頭和嘴唇兒沒有力量呢?其實在這點上,中醫(yī)我們常說的懶言少語,不愿多說話,這也是唇舌無力的一個表現(xiàn)。還有一點呢就是。舌頭有齒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顏色的改變,這些都可以說......
  • 這個患者是一個王女士, 28歲,她的主訴便秘癥狀有十余年,這個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這患者發(fā)現(xiàn)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廁所的時候就沒有力氣排出,愛出汗,氣短,大便其實不是很干硬,成條形的,有時候會有黏滯不爽,有胃脹,有腹脹的一些......
  • 這個是臨床上消化系統(tǒng)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爛性胃炎,比如說我們的常見的是膽汁反流啊,對我們的胃黏膜造成損害,可以造成這個糜爛性胃炎,具體來說,在胃鏡下為什么稱為?糜爛為什么有時候稱為淺表,簡單跟大家說一下,就是淺表吧,他這......
  • 這個患者是一個嚴女士, 43歲,主訴啊就是這個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個月,這個患者三個月前,就自己感覺這個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這個貪食辛辣食物,所以說口臭又會加重。伴有這個胃脘的有一個隱痛,還有脹悶不適,平時脾氣比較大,容易急躁易怒,還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