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蠶砂治蕁麻疹

    將120克蠶砂均分為4份,每日將1份蠶砂裝入潔凈的紗布袋中,放入藥罐,加一盅水,先用旺火燒開,再用文火煎20分鐘,約得半盅藥液,一次服下。該小孩第二天就見效,第三天基本痊愈,為鞏固療效,將4份全服完,至今沒有復發(fā)過。

    我們常說的蕁麻疹是西醫(yī)的病名,基本上可以對應中醫(yī)的皮膚風癥。按照中醫(yī)理論,蕁麻疹可由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郁于肌膚引起。蠶砂為家蠶幼蟲的糞便,味甘、辛,性溫,能祛風除濕,和胃化濁,它有很多功效,其中之一就是治療皮膚風癥。

    古人認為,家蠶吃得很多卻不飲水,所以蠶砂具有燥性,燥性藥物能勝風祛濕,因此蠶砂可以驅(qū)除皮膚上的風癥。古人記載可將蠶砂炒黃,用布包嚴,浸于白酒中,外涂或內(nèi)服,或用酒浸過的蠶砂鋪于席上,身蓋厚被,僅頭露出,使病人出汗,用來治療皮膚風癥。所以用蠶砂治療蕁麻疹是有中醫(yī)理論依據(jù)的。由于蠶砂味辛,性溫,因此適合于風寒型蕁麻疹,這種類型的蕁麻疹色白或淡,遇冷加劇,遇熱減輕,但對風熱型蕁麻疹并不適合。另外,蠶砂內(nèi)服時,需煮沸后服用,防止胃腸道感染。

更多中藥材
  • 我們正常的是肝腎氣血充盈呢,到更年期時候,氣血虧虛,肝腎虧虛的話,就肝脈不足,會導致這個肝經(jīng)有淤堵的情況,就脾氣比較大,就這個肝主疏泄的功能得到了破壞。......
  • 一、帶氣睡覺。中醫(yī)認為,過度生氣會導致體內(nèi)氣血紊亂,造成氣機淤積,身體氣血一旦失調(diào),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在睡前心情要盡量保持平和。二、懶覺。中醫(yī)認為久臥傷肝,尤其早上是陽氣生發(fā)的時候,這個時候睡懶覺對健康是不利的。三、飯后立即睡覺容易加重......
  •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有人會把紅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實這兩種豆子還是有區(qū)別的,無論從外形還是功效上,兩者都不太一樣。紅豆圓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濕補脾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比較實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藥,具有利濕消腫,清熱退黃的功效,......
  • 羅漢果大家應該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習慣用它來泡水喝。但我們要注意,羅漢果味甘性涼,對于脾胃虛寒者并不適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記住。......
  • 中醫(yī)認為,肥胖都是由脾虛所導致的,脾胃虛弱會導致身體水濕運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濕氣重便由此而來。而濕氣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膩食物吃多了又反過來造成身體痰濕過重,從而發(fā)胖。不僅如此,濕氣重還會加重身體運化不暢,體內(nèi)廢物損失無法排出,就容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