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雞爪芋

    拼音注音Jī Zhuǎ Yù別名

    鞋板芋、南星頭、南芋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疣柄磨芋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orphophallus virosus N.E.Browu

    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50m以下的熱帶地區(qū),江邊草坡、灌叢或荒地常見。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疣柄磨芋,塊莖扁球形,直徑約20cm,高約10cm。葉單一(稀2枚);葉柄長50-80cm,深綠色,具蒼白色斑塊;葉片3全裂,裂片二歧分裂或羽狀分裂,小裂片長圓形、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驟尖,下延;側脈近平行,近邊緣連接成集合脈。花序柄粗短,圓柱形,長3-5cm,粗2-3cm。佛焰苞長約20cm以上,喉部寬25cm,卵形,外面綠色,飾以紫色條紋和綠白色斑塊,內面具疣,深紫色,漏斗狀;檐部廣展,綠色,邊緣波狀。肉穗花序極臭;花單性,無花被;雌花序長5-7cm,圓柱形,紫褐色;雄花序倒圓錐形,黃綠色,長3-5cm,基部租2cm,上部粗4一5cm;附屬器圓錐形,鈍圓,青紫色,長7-12cm,海綿質;雄花花絲長5mm;子房球形,柱頭2裂。果序柄亮褐色,圓柱形,具不明顯的三棱,長25-37cm,粗2.5-3cm,表面具同色疣狀突起;果序長16-20cm,圓柱形,粗達7cm。漿果橢圓形,長2.5-3cm,直徑1.7-2cm,橘紅色,有圓形黑色殘存花柱,2室,每室種子1顆。種子長圓形,光滑,外種皮肉質,褐色,內種皮薄,白色?;ㄆ?-5月,果期10-11月。

    性味

    味辛;甘;性微溫

    功能主治

    疏肝健脾;解毒散結。主慢性遷延性肝炎

    用法用量

    內服:水提取物制成顆粒劑,每次1包(相當于生藥75g),每日2次;或入丸劑。

    臨床應用

    益肝丸:雞爪芋150g,甘草3g。將雞爪芋、甘草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濾過,濃縮為稠膏。按每克藥丸含干膏0.5g計,加適量淀粉混勻,干燥,磨成細粉,過篩,水泛為丸,干燥,包衣,分裝,每瓶重3g,即得。本品為黑色小丸;味甘。取本品加水慢慢研磨,濾過,濾液加活性炭,加熱至微沸,保溫5分鐘,濾過,置蒸發(fā)血中,在水浴上蒸發(fā)至稠膏狀,放冷,加50%乙醇,攪拌溶解,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天門冬氨酸溶于水中,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本酚-水(3:1)為展開劑,展開至18cm,取出,晾干,噴以荷三酮試液。于105℃加熱5分鐘,供試品溶液在與對照品溶液相對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功能益氣養(yǎng)肝,健脾開胃,祛濕解毒。用于慢性遷延性肝炎??诜?,每次3g,每日2次。(《廣東省藥品標準》1987年)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穿心蓮拼音注音Chuān Xīn Lián別名欖核蓮、一見喜、斬舌劍、苦草、苦膽草、四方草英文名HERBA ANDROGRAPHIS來源本品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圓錐須藥草)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
  • 《中藥大辭典》:穿根藤拼音注音Chuān Gēn Ténɡ別名春根藤(《廣東中藥》),木頭疳(《廣西藥植名錄》),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廣東中草藥》)。出處《福建中草藥》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節(jié)的枝、葉或全株。全年可采,割取枝葉,曬干。......
  • 拼音注音Chuān Shí Ténɡ來源藥材基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凹脈馬兜鈴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istolochia impressinervis C.F.Liang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石灰......
  • 《全國中草藥匯編》:穿破石拼音注音Chuān Pò Shí別名葨芝、金蟬退殼、黃龍退殼、牽牛入石、金腰帶、黃蛇根、山荔枝、千重皮來源??畦蠈僦参飿嫾珻udrania cochin chinensis (Lour.) Kudo et Masa......
  • 別名大托葉菝葜、翅柄菝葜、九牛力、川太來源百合科穿耳菝葜Smilax perfoliata Lour.,以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廣西、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強筋壯骨。治風濕腰痛。用法用量3~5錢。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