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射干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射干湯處方

    射干(二錢半) 芍藥(二錢半) 薏苡仁(三錢) 桂心(半錢) 牡蠣(二錢) 石膏(二錢)

    功能主治

    治肝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善悲嗌干,善怒時增,女子目下青黃色,可治,急灸肝腧百壯,更宜行經(jīng)順氣;若目下大段青黑,一黃一白者,不可治。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外臺秘要》卷二十三引《古今錄驗》:射干湯處方

    當(dāng)歸6克 升麻3克 白芷9克 射干 甘草(炙)犀角(屑)杏仁(去尖、皮)各3克

    制法

    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

    治咽喉腫痛,不能飲食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

    用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萊。

    摘錄《外臺秘要》卷二十三引《古今錄驗》《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射干湯處方

    射干3克 半夏1.5克 桂心1.5克 麻黃 紫菀 甘草 生姜各3克 大棗20枚

    制法

    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小兒咳逆,喘息如水雞聲。

    用法用量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納蜜100毫升,煎一沸,分十次溫服,一日三次。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圣濟總錄》卷四十四:射干湯處方

    射干240克 大青90克 石膏(碎)300克

    制法

    上三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治脾臟實熱,咽干口燥,舌本腫強,腹脅滿脹大便澀難。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入蜜20毫升,水220毫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四《圣濟總錄》卷一二九:射干湯處方

    射干(去毛)梔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升麻各30克 赤芍藥 白術(shù)各45克

    制法

    上六味,哎咀如豆大。

    功能主治

    治熱聚胃口,血肉腐壞,胃脘成癰。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入生地黃汁30毫升,蜜15毫升,再煎三沸,溫服,不拘時候,日二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九《奇效良方》卷一:射干湯處方

    射干7.5克 芍藥7.5克 薏苡仁9克 桂心1.5克 牡蠣6克 石膏6克

    功能主治

    治中風(fēng),肝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善悲嗌干,善怒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時服。

    摘錄《奇效良方》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羊肉1腳子(卸成事件),草果5個,回回豆子半升(搗碎,去皮),蘿卜2個。功能主治補中下氣,寬胸膈。主用法用量原書注:八兒不湯系西天(天竺)茶飯名;色數(shù)大,即骰子般大小。摘錄《飲膳正要》卷一......
  • 處方石膏1錢,柴胡2錢,茯苓3錢,白術(shù)2錢,甘草1錢,炒梔子1錢,青皮3分,天花粉1錢。功能主治冬月傷寒,邪在陽明、少陽,身熱2日即有如瘧之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一......
  • 處方麥門冬(去心)、石韋(去毛)、五味子、茯苓、菟絲子(酒漬)、干地黃、桂心各等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益顏色,久服令人耐老輕身。主男子虛羸七傷。用法用量食后以飲服方寸匕,1日3次。二十日知,三十日自任意欲行百里并得。注意忌大酢、生蔥、蕪荑......
  • 處方椒紅8兩,甘菊花7兩,大附子5兩,旋覆花5兩,蒼術(shù)(米泔浸,去黑皮)4兩,決明子3兩,芎2兩,紫巴戟(去心)1兩。制法上為末,棗肉和,再杵300-500百,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暖元臟,明目,去風(fēng)毒。主眼病。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
  • 處方枸杞1斤(分作8分,先用酒潤透,1用蜜拌,1用乳拌,1用青鹽拌、1用黑芝麻拌,1用川椒拌,1用小茴香拌,1用獨活拌,1用菖蒲拌,俱用3錢,各炒,須不變紅色為佳,若變黑色便不效)。制法上藥各為細末,稍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肝腎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