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玉容散

    處方

    白牽牛 團(tuán)粉 白蘞 白細(xì)辛 甘松 白鴿糞 白及 白蓮蕊 白芷 白術(shù) 白僵蠶 白茯苓各30克 荊芥 獨(dú)活 羌活各15克 白附子 鷹條白 白扁豆各30克 防風(fēng)15克 白丁香30克

    制法

    共研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黧黑皯黯(又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塵垢,日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澤,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木者似蓮子;芡實(shí),或長、或斜,或圓,與皮膚相平。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放手心內(nèi),以水調(diào)濃,擦搓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日用二次。

    注意

    服藥期間,戒憂思、勞傷,忌動(dòng)火之物。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生姜煎處方生姜7兩,干姜4兩,桂心2兩,甘草3兩,杏仁1升,款冬花3兩,紫菀3兩,蜜1升。功能主治小兒咳嗽。用法用量生姜煎(《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本方方名,《外臺(tái)》引作“八物生姜煎”。各家論述1.《千金方衍義》:此治肺氣咳嗽氣逆。用蜂蜜......
  • 處方熟地5錢,人參1-2錢或5-7錢,麥冬2錢,山藥1錢5分,山萸肉1錢5分,丹皮1錢,茯苓1錢,肉桂5分,澤瀉5分,五味子5分,川附子5分。功能主治中風(fēng)半身不遂。用法用量水2鐘,煎7分,食遠(yuǎn)溫服。各家論述先天無形之火乃真陽之火,人身無此火......
  • 處方桂枝1錢,桃仁1錢,延胡1錢,木通1錢,大黃1錢,烏頭8分,丹皮8分,牽牛子(別末)8分。功能主治疝氣。用法用量水煎,臨用點(diǎn)牽牛子末服。摘錄《觀聚方要補(bǔ)》卷五引福井氏方......
  • 別名知母湯處方知母(焙)3分,芍藥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柴胡(去苗)3分,澤瀉3分,石膏1兩半,黃芩(去黑心)半兩,甘草(炙)半兩。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傷寒?dāng)?shù)日不解,心躁煩亂,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大渴喘乏。用法用量知母湯(《普濟(jì)方......
  • 處方當(dāng)歸、地黃、荊芥、防風(fēng)、石膏、升麻、玄參、丹皮。功能主治面腫連齒痛,出血。摘錄《證治寶鑒》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