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塊瓦

    拼音注音Sān Kuài Wǎ別名

    地海椒(《四川中藥志》),老鴉酸(《湖南藥物志》),麥穗七、鉆地蜈蚣、斷腳蜈蚣、大酸梅草(《陜西中草藥》)。

    出處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酢漿草科植物山酢漿草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較陰濕的地方。分布我國西部、中部、南部從云南至臺灣等地。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根莖斜臥,有殘留的鱗片狀葉基。葉基生,少數(shù);掌狀復(fù)葉,柄長8~15厘米;小葉3枚,倒三角形,長2~2.5厘米,寬3~3.5厘米,先端凹缺,兩角鈍圓,全緣,基部楔形,上、下面及葉柄皆密被長柔毛?;üiL12~16厘米,中部有1苞片;花單生,白色或淡黃色,徑約2厘米;花萼5深裂,綠色,裂片長橢圓形,長4~6毫米;花瓣5裂,長約2厘米,裂片倒卵形,膜質(zhì);雄蕊10,2輪,外輪較短,花絲基部合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離。蒴果,成熟時室背開裂,將種子彈出?;ㄆ?~5月。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酸微辛,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散瘀消腫。治腎炎血尿,癤腫,鵝口瘡,跌打損傷。

    ①《四川中藥志》:"利小便,解煩熱。治眼目腫痛及小兒鵝口瘡。"

    ②《陜西中草藥》:"行氣養(yǎng)血,消腫散瘀。治貧血,跌打損傷,癤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蕩,1~3錢。外用:蘸酒擦。

    復(fù)方

    ①治腎臟炎和尿出血:三塊瓦、包谷須、酸漿草,同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貧血:麥穗七三錢,當(dāng)歸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③治跌打損傷:鮮麥穗七全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用鮮麥穗七全草蘸熱酒揉搽患處。(《陜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冰拼音注音Bīnɡ別名凌(《綱目》)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水凝成的無色透明的固體。性味《本草拾遺》:“味甘,大寒,無毒?!肮δ苤髦瓮藷嵯睿饪食裏?。治傷寒陽毒,熱甚昏迷,中暑煩渴。①《本草拾遺》:“主去熱煩。“②《日用本草......
  • 別名福壽草、側(cè)金盞花、冰了花、頂冰花來源為毛茛科冰涼花屬植物冰涼花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以全草入藥。早春采集,洗凈曬干備用。性味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強(qiáng)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性水腫,心......
  • 《中國藥典》:冰片拼音注音Bīnɡ Piàn別名合成龍腦、梅片、艾粉、結(jié)片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來源分機(jī)制冰片與艾片兩類。機(jī)制冰片以松節(jié)油、樟腦等為原料經(jīng)化學(xué)方法合成的龍腦;艾片為菊科艾納香屬植物大風(fēng)艾的鮮葉經(jīng)蒸氣......
  • 《全國中草藥匯編》:冰球子別名山慈姑、山蘭來源蘭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鱗莖入藥。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辛,寒。有小毒。注意本品有毒,多作外用。功能主治解毒行瘀,殺蟲消癰。主治癰疽瘡腫,......
  • 《中藥大辭典》:冰糖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出處《綱目》來源為白沙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jié)晶。歸經(jīng)入脾、肺二經(jīng)。性味味甘,性平,無毒。功能主治補(bǔ)中益氣,和胃潤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含化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