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爛泥蒿

    拼音注音Làn Ní Hāo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齒葉燈臺報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mula serratifolia Franc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貢山、維西、德欽、麗江、漾濞、大理)和西藏東南部(墨脫、察隅的察瓦龍)。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不被粉。根莖粗短,向下發(fā)出支根一叢,通常多達(dá)10余條?;~粗壯,叢生,薄膜質(zhì);葉柄長約1-2cm,兩側(cè)有寬翅;葉長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長6-12cm,寬1.8-5cm,先端圓形,基部漸狹,下延至葉柄,邊緣具嚙蝕狀三角形小牙齒?;ㄝ?-2枚自葉叢中抽出,高12-25cm,有時可達(dá)45cm;頂生具5-10朵花的傘形花序,有時出現(xiàn)第2輪花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3-10mm;花梗長8-20mm,花時稍下彎,果時直立,長可達(dá)3cm;花萼鐘形,長4-7mm,明顯具5肋,分裂達(dá)全長的1/3-1/2,裂片卵狀三角形或窄三角形;花冠黃色,冠檐直徑1.8-2.5cm,裂片闊卵形或近扁圓形,全緣或先端具凹缺,通常自基部至先端有一橙黃色寬帶;長花柱花:冠筒長8-10mm,自基部向上漸次增寬,雄蕊略低于冠筒中部,花柱長達(dá)喉部環(huán)狀附屬物;短花柱花:冠筒較狹窄,至喉部雄蕊著生處始驟然增寬;花柱長約2.5mm。蒴果卵球形,約與花萼等長?;ㄆ?月,果期9月。

    性味

    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主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適量,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Xì Xīn別名貝茜花(《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xué)》)。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單葉升麻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林下陰處。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莖長達(dá)10厘米......
  • 別名白花茶匙紅、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繡球防風(fēng)、白風(fēng)輪菜、銀針七、北風(fēng)草、燈籠花來源唇形科白蜂窩草屬植物白絨草Leucas mollisima Wall.,以全草入藥。夏季枝葉茂盛時采收,曬干,或四季隨采隨用。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清肺......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綠葉拼音注音Bái Lǜ Yè別名羊奶果、胡頹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來源胡頹子科白綠葉Elaeagnus viridis Servett. var. delavayi Lecte.,以莖皮、根皮、葉入藥。生境分布云南。......
  • 拼音注音Bái Lǜ Yè Guǒ Shí來源藥材基源:為胡頹子科植物白綠葉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cte.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eagnus viridis Serv.va......
  • 拼音注音Bái Dù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酒葡萄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is labrusca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根及莖洗凈,切片,葉切碎,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此種產(chǎn)于美國東部,美國栽培葡萄品種多出自此種?,F(xiàn)我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