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葉良箭、白胡椒、紅斑鳩米、野蘭、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觀音茶
藥材基源:為紫金??浦参锝鹬榱娜~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esa montana A.DC.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切段,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2800m的山間雜木林下或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至臺灣各地。
灌木或小喬木,高2-3m,稀達10m。小枝圓柱形,通常被疏長硬毛或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1.5cm;葉片堅紙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或卵形,長7-14cm,寬3-7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鈍,邊緣具粗鋸齒或疏波狀齒,齒尖具腺點,背面有時被疏硬毛,尤以脈上常見;中脈隆起,側(cè)脈8-12對,尾端直達齒尖,通常無脈狀腺條紋。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常于基部分枝,腋生,長2-7cm,被疏硬毛,尤以苞片為多;苞片披針形,長約1mm;花梗長1-2mm;小苞片披針形或卵形,著生于萼基部;花長約2mm;萼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與萼管等長,有時具緣毛;花冠白色,鐘形,具脈狀腺條紋,裂片與花冠管等長或略長,卵形,全緣或具微波狀齒;雄蕊著生于花冠管中部,內(nèi)藏,花絲與花藥等長,花藥圓形或腎形;雌蕊不超過雄蕊,柱頭微裂或半裂。果球形或近橢圓形,直徑約3mm,幼時褐紅色,成熟后白色,多少具脈狀腺條紋,宿存萼包果達中部略上,即果的2/3處?;ㄆ?-4月,果期10-12月。
苦;性寒
清濕熱。主痢疾;泄瀉
內(nèi)服:煎湯,9-15g。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大葉良箭、白胡椒、紅斑鳩米、野蘭、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觀音茶
來源藥材基源:為紫金??浦参锝鹬榱娜~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esa montana A.DC.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2800m的山間雜木林下或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至臺灣各地。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2-3m,稀達10m。小枝圓柱形,通常被疏長硬毛或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1.5cm;葉片堅紙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或卵形,長7-14cm,寬3-7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鈍,邊緣具粗鋸齒或疏波狀齒,齒尖具腺點,背面有時被疏硬毛,尤以脈上常見;中脈隆起,側(cè)脈8-12對,尾端直達齒尖,通常無脈狀腺條紋。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常于基部分枝,腋生,長2-7cm,被疏硬毛,尤以苞片為多;苞片披針形,長約1mm;花梗長1-2mm;小苞片披針形或卵形,著生于萼基部;花長約2mm;萼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與萼管等長,有時具緣毛;花冠白色,鐘形,具脈狀腺條紋,裂片與花冠管等長或略長,卵形,全緣或具微波狀齒;雄蕊著生于花冠管中部,內(nèi)藏,花絲與花藥等長,花藥圓形或腎形;雌蕊不超過雄蕊,柱頭微裂或半裂。果球形或近橢圓形,直徑約3mm,幼時褐紅色,成熟后白色,多少具脈狀腺條紋,宿存萼包果達中部略上,即果的2/3處?;ㄆ?-4月,果期10-12月。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濕熱。主痢疾;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